也许不久之后,在“*分状元”、“加分状元”之外,又会有“推荐状元”这种新说法。
也许不久之后,就会有中学挂出如下横幅:“本校校长有资质推荐学生上北大”。
也许不久之后,那些有点“门路”的家长就会晃着“条子”跟“票子”在中学校长办公室里讨价还价:您看我们家孩子,除了当“某级优秀生”、“某级运动员”、“某赛冠军”之外,您是不是还该给北大推荐一下?
前天晚上,曾遭猛烈“炮轰”的北大自主招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方案最终还是发布了。据方案,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十三个省市获得“实名推荐资质”的中学校长,可向北大推荐“综合素质优秀”或“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毕业生,推荐生直接入围北大自主招生面试,通过者可享“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
高考,1分也能拉下千军万马,30分的可操作空间有多大?中学校长个人的诚信能保证“综合素质优秀”或者“学科特长突出”吗?据报道,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评审“实名推荐资质”的标准是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这跟该校校长的诚信能挂上钩吗?
虽然北大说了,为防止弄虚作假,北大将在招生网上对获得“实名推荐资质”的中学、校长及推荐学生、推荐理由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可这短短的、以示“消毒”的一周和一个学生为了上北大而寒窗苦读的12年能成正比吗?更何况,什么叫“弄虚作假”?公示出的推荐理由(特别是“综合素质优秀”)可以写得天花乱坠——“帮了1分的忙”还是“帮了29分的忙”谁能知道呢?当然,两者相比肯定是“帮了29分的忙”更能让校长跟学校的利益化。
虽然北大说了,“推荐生人数原则上控制在北大本科招生计划人数的3%以内,具体视申请中学及中学推荐学生的情况而定”,可北大似乎忘了,在北大2009年的3300多名本科新生中,通过保送生、特长生、自主选拔录取等方式录取的学生已经占到了40%-50%,录取方式是“多元”了,可“公平”二字是越来越看不清了。
对学校而言,一要多出成绩,二要多讨资源,所以“一流尖子参加高考,二流尖子进行推荐(保送)”,保送生、特长生、优秀生里藏着大量“富二代”和官宦子弟已是一种常态。对北大而言,“实名推荐资质”扩大了北大对全国重点中学的话语权,到了争夺秀生源、真正状元的时候中学校长不会不掂量情面。此外,既是校长推荐,那北大在自主招生上的反腐责任也就推出去了一点。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校长推荐制”方案发布的第二天,未被纳入十三个省市中的山东有媒体写出这样的报道:山东省并不在校长推荐制试点范围内,山东考生和家长不必为此担忧。
而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校长推荐制”方案发布的当天,北大校长周其凤在某论坛上表示,素质考量要全面,一个高考状元的素质不一定比一个农村孩子的素质高,农村孩子“更知道尊重别人,更能吃苦”。可是周校长并不能解答,哪个农村孩子会因为“尊重别人、能吃苦”得到中学校长的推荐,周校长更不能解答,公子和才子,中学校长会推荐谁上北大。公子和才子,北大又更想录取谁呢?
公子和才子 中学校长会推荐谁上北大?
浏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