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全国率先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布了获得2010年推荐资格的全国39所中学及其校长姓名名单。入围名单中,有10所中学来自江苏省,北京、湖南分别有4所中学获得推荐资质。广东全省仅华师大附中、深圳中学两所中学获得1-3人的推荐资格和名额。究竟两所中学1-3人的名额是怎么定下来的?制度会否留下校长徇私的空间?昨日,记者采访了华师大附中校长吴颖民。
入选学校和名额不仅考虑中学校长的名气、实力,更多考虑北大在各省份的招生总数、中学每年入读北大的数量等,还与学生入读北大后的表现等联系。
黄冈中学也没入围 入选学校和名额如何定?
细阅名单可发现,就连赫赫有名的湖北黄冈中学都没入围,有些省份更连一所学校都没有。对此,华师大附中校长吴颖民表示,他了解过,北大招生办在确定入选学校名单和推荐名额时,不仅考虑了中学校长的名气、实力,更多考虑的是北大在各省份的招生总数、中学每年入读北大的数量等,还与各地方、各中学所输送的学生入读北大后的表现、学习后劲等联系,因此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历年招生人数多的地区当然是其重中之重。“北大每年在广东只招四五十人,在北京招数百人,按比例一算就知道名单为什么这样列”。
华附每年为北大输送20多名学生,另一入选学校之深圳中学也大体与华附相当。
广雅等校未入围,与其学生多选其他高校有关
北京大学广州校友会秘书长、多年协助北大在粤招生的苏少华认为,近年来,由于竞争激烈,有很多优秀学校的学生都会有很多选择,比如每年省实出国的学生都有四五十人,考入港校的学生也有不少,因此广东的广雅、省实、执信、湖北的黄冈中学等学校上北大的学生也呈现出减少的现象。“如广雅中学每年最多就一两个考上北大,有时一个都没有,执信中学近年也是每年只有1至2个学生上北大。省实今年高考有9个上北大的,而华师附中和深圳中学这几年每年都有20多个上北大,相比之下,北大方面会先考虑这两所中学。”
苏少华还认为,不在名单上,还有原因可能是中学根本没向北大递交申请,估计也有中学校长不愿意承担这种压力。
“校长推荐制”不挤占其他自主招生名额
苏少华表示,校长推荐不会挤占其他自主招生名额。“目前北大的校长推荐政策讲得比较模糊。比如,北大给了某所有资质的中学15个指标(含自主招生、保送生),那校长推荐的1~3个名额是否隶属其中呢?北大的政策没说清,那中学校长就可以在15个名额之外,重新推荐其他优秀学生。这样一来,最终有可能会挤占正常高考考上北大的名额。”苏少华介绍,目前北大新生中50%为自主招生,估计今后通过非高考途径上北大的学生达80%。
华附:推荐生由老师集体决定
记者:获校长推荐含金量有多高?
吴校长:校长推荐并获得北大招办专家审核通过后,学生就可以免掉自主招生的笔试,直接进入面试,并且在北大高考招录时获降30分录取特惠。“也就是免掉了准备笔试的学习量和压力吧”。其实的难关还是面试,因为“很考人”,更注重知识面、综合素养和心理能力,不可训练全靠积累。
记者:您准备怎样确定推荐人选?
吴校长:目前尚未接到北大相关的明确规定。就我个人而言,历来优秀学生的标准很难制定,但保证是高三老师、校长办公会的集体决定,只不过最后签名的是我个人而已。
具体操作而言,会有一个条例性规定,一是高校招生信息公开。每一所来广东、来华附招生的高校,招多少人,招怎样的人,有什么条件都尽数公开。二是学校信息公开。学校对哪所学校的招生指标会有什么推荐要求,包括成绩条件、是否有创造发明、实践性报告、有无关心集体、参加社会活动等等也要一一列明。三是学生材料公示,其中包括提出申请的学生材料要公示,经过年级教师大会初步筛选后的入围学生名额要公示。同一阶段,每位学生只能申请一所学校;只有落选后,才能对下一阶段前来招生的学校提出申请。北大的选才标准出来后,我们会拿去给老师们研究。公示结束、吸收年级老师的意见后,我们还会再开校长办公会议敲定最后名单再公示,然后由我写推荐信。
记者:选推荐生如何防止走后门?
吴校长:在为优秀学生开辟上的绿色通道时,校长们需要承担用自己的信誉作担保的风险。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校长不会拿自己的声誉开玩笑。
另外,我们在选才的时候绝对是根据北大开出来的要求,学校不排除推荐单方面特别优秀的学生。比如,昨天华附有个高一学生刚刚在国际天文奥林匹克中拿了一等奖的分,但天文目前是不被列入国家的保送项目中的,对这类孩子,我们在选才时会特别留意。
记者:您认为高校自主招生还可以有哪方面的改进?
吴校长:其实国内同一水平的大学结成联盟是的,目前每所大学独立自主招生,资源付出很多。我们期待“北大计划”是高校联盟的开始。
华师大附中校长:不排除荐单科特优生
浏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