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一场旨在抢夺尖子生的国内一流自主招生“小高考”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期举行。
2010年是高校自主招生的第八个年头,经历了“七年之痒”,在一片争议声中一路前行,伴随着高校自主招生的逐年扩张,各的“掐尖”举措也推陈出新,那么,自主招生能否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僵局,实现多元化录取的新模式?
自主招生:考题量大、难度高
据清华大学招生办周羽老师介绍,今年申请“五校联考”的考生与往年五校自主招生考试人数的总和大体相当。据了解,今年仅福州一中就有60多位同学参加了“五校联考”。上周在屏东中学考点,不少考生觉得“题目很难,考得不好”。
“题目灵活,基本是没接触过的。”考生陈同学说,在90分钟里语文要完成两篇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古文翻译、断句和一篇材料作文,时间比较紧。相比于通用基础测试在网上公布的范题,真实版的考题量更大,难度更高。
掐尖:可能面试低分有专长者
记者从清华大学了解到,“五校联考”的笔试成绩将在考试结束后两周公布。
通用基础测试由五校在协商确定命题思路和要求的基础上,共同委托第三方机构完成命题和阅卷工作。笔试后,学校不会只根据总分划定面试分数线,会采取综合评价机制,先将考生按照考分划为高、中、低三部分,然后请专家进行综合评价,其中不排除低分区的以及有特别专长的考生获得面试资格。
福州一中一位高三教师认为,虽然从自主招生考区来看,“五校联招”的考生热衷度远远高于“三校联考”,但由于去年11月30日,北大正式公布通过“校长实名推荐制”,从全国39所举荐上来了185名尖子生。北大有提前“掐”走的185名优秀学子“垫底”,因此在今年的生源争夺战中,清华、北大谁会笑到最后还很难说。
业内呼吁:让更多的高校参与联考
在采访中,部分一线教师对自主招生有怨言,甚至坦言高校的真正用意,并非想把有潜能、有特长的学生挑选出来,而是预先“锁定”部分成绩优异的高中毕业生,搞得人心惶惶。
对此,业内人士呼吁,教育部门要加强管理,制定必要的“游戏规则”。一方面要有更多自主招生高校可以参与到联考中来,扩大了选择面,也减轻了考试成本和精力投入;另一方面,探索全国学业水平测试,这种测试类似于美国的SAT考试,重在考察能力和素质。
可以建立“学业水平测试 自主招生”模式,彻底打破高考集中录取
自主招生实现多元录取 呼吁更多高校联考
浏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