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于赶场奔命 自主招生不要“折腾”考生

浏览 7

核心提示:始于2003年的高校5%自主招生试点,是旨在既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又给考生增加选择学校的权利的举措,但是,诸多景象表明,当下高校各自为阵的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折腾”考生。


据1月2日《东方早报》报道,今年元旦三天小长假,共有八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考试。有的考生三天参加了不同城市的三个高校自主招生,元旦在疲于赶车、报到、考试中度过。

本来,始于2003年的高校5%自主招生试点,是旨在既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又给考生增加选择学校的权利的举措,但是,诸多景象表明,当下高校各自为阵的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折腾”考生。

首先,是对考生精力的折腾,三天赶三个地方赶三场大考,有多少考生能吃得消?虽然高校可以说,考生应理性选择,不应盲目报考。但是,高校是否思考过,在激烈的高考(Q吧)竞争中,有多少考生不是抱着多一条出路的心态,来争取自主招生资格呢?


其次,是对考生财力的折腾,以上来回赶考,打的、坐火车、住旅馆,加上家长陪送(如此密集的周转,家长很难不陪送),开支少说千元,这对于中等收入家庭来说可以承受,而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就是不小的开支了。面对如此开销,有多少贫困家庭孩子因此而放弃了机会呢?


再次,是对高校资源的折腾,自主招生学校独自举办的考试,其实还是学科考试,大同小异,区分度并不大。而独自举办考试,各校将花费一大笔费用。


最后,是对“自主招生”的折腾,按照现行自主招生规则,参加各校自主招生,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必须参加高考,必须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把给予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填在第一志愿(传统志愿填报地区)或A志愿(平行志愿填报地区),否则,将失去自主招生资格。也就是说,一个考生参加四五所高校的自主招生,如果都获得了自主招生资格,却也只能在志愿填报中选一所学校填报,最终只能获得一张录取通知书,所谓的“自主招生”,不过是高考录取优惠争夺,根本不是学校和考生双向自主选择。


高校自主招生变为折腾学生,关键正在于此“自主招生”非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是考生可以同时获得多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然后根据录取学校、专业、提供的奖学金等进行选择,学校在这样的招生中,既是选择者,也是被选择者。


我国“自主招生”只有发展为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让高校感受到考生选择的压力,才能使高校不敢折腾学生,具体而言,笔者建议,将自主招生移到高考之后,在高考成绩公布的1个月时间中进行自主招生,各自主招生高校可根据高考情况和自主招生计划,提出申请者的高考成绩要求,然后结合高考成绩、考生中学学业成绩、综合表现和大学视情况进行的面试录取学生,一个学生在此阶段可以获得多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在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再进行学校选择和确认。高校没有完成的自主招生计划,再投到集中录取阶段统一录取。香港地区大学在内地的自主招生,采取的就是这种方式。在这种自主招生中,一所学校如果发出500张通知书,最后往往只有100个学生确认报到。有生源的竞争,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教育服务意识,才可能真正得到提高。


胡锦涛主席在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讲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要“不折腾”,就得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打破教育资源的垄断,建立教育的市场竞争机制,既推进教育的科学民主决策,又真正全面落实基础教育校本管理、高等教育自主办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