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考生比例招生”能破解重点大学本地化

浏览 8

目前,各地高校正陆续公布2009年高考(论坛)招生计划。从统计数字看,许多重点大学都压缩了在所在省市的招生计划,扩大了在外地的招生名额。长期以来饱受争议的生源本地化问题,在部分高校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人民日报》5月14日)

重点大学生本地化一直被社会各界所诟病。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大学的生源质量,文化的多样性,关乎到教育起点公平,更为重要的是,也涉及到学生的个人前途命运和国家架构自由平等的向上流动空间问题。

现在,国内多数重点高校终于在教育部的大力倡导下,开始“去本地化”,并初见成效。其中,武汉大学和南开大学,本地学生招生均达到了教育部所要求不超过30%的目标。然而,尽管全国高校招生“去本地化”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笔者觉得,由于教育部要求压缩本地生源比例的公共政策,是没有刚性要求的软指标,如期实现的确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其一,没有时间表。这个预期目标,多长时间,何年何日实现,没有任何要求;其二,对完不成任务目标的高校,也没有问责机制。这意味着,教育部所规定的“本地生源不超过30%”的制度,实现与否,全靠高校的自觉。

事实上,这种自觉是靠不住的,现在仍然有许多重点高校的本地生源比例,远远高于30%,就是明证。倘若进一步分析,即便重点高校招生计划实现了教育部要求的“去本地化”目标,我觉得,重点高校30%的本地生源比例,不仅比重仍然过高,而且也不利于教育公平的整体推进。

因此,笔者觉得,与其在本地生源比例上,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倒不如换个思维角度,找一个更相对公平的重点高校招生原则,这就是,不妨因地制宜地推行按考生比例招生。

所谓按考生比例招生,就是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一级政府的年高考人数,除以全国年高考参考人数,得出的百分比,乘以重点大学的年招生总数,即可得出重点院校在每个省份的具体招生人数。譬如,北京市是2009年参加高考总数为10万人,全国参加高考人数为1000万人。显然,北京市的参考学生占全国参加高考的比重是1%,倘若今年的北京大学招生计划为3000人,那么,在北京市的招生计划为30人。

倘若按考生比例招生,能熨平各省域间因基础教育严重失衡,而带来教育招生不公平和非正义。环顾当今,我国基础教育,从教育投资、师资力量、资源布局等方面,各个省份之间差距很大。教育水平较低的地区,其学生尤其在应试教育上,远远比不上教育相对发达地区的考生,如果说纯粹按分数招生,势必会影响到教育落后地区部分学生的命运,而推行此种招生办法,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而且,按考生比例招生也优于按人口比例招生。前两年,中国政法大学推行的按人口比例招生的模式,成为率先在全国打破“去本地化”的重点高校,此举曾得到社会各界包括舆论的一致喝彩和好评。但是,这种招生方式,仍比不上按考生比例招生更科学。原因是,尽管人口数量与考生数量在一般情况下,成正比,但有的省份由于高中教育相对不发达,考生数量并不多。

除此之外,也符合大学的办学理念。既然重点大学是学术和人才的聚集地,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在招生就应该提倡“五湖四海”、“海纳百川”,限度地让不同地区、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汇聚在一起,实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区域人才的“兼容并包”,这不仅能真正实现大学生源的全国化,更能体现大学的包容性胸怀和思想的多元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