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克服不良心理 保持平常心调节期望值

浏览 6

考试前,披星戴月地做各种试卷;想起即将来临的高考,一些女生就害怕,担心考不上自己喜欢的大学……离高考只有20天左右的时间了,很多高三学生和家长都出现了种种心理不适,对此,心理学家提醒广大考生,高考复习最后的20天,考生既不能太紧张,又不能太松懈。此时应少做难题和新题,不要动摇自信心。回过头来把课本再看一遍,熟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文科主要回顾政治、历史、地理,理科则重点记忆各种公式,使情绪得到优化,没有遗憾地度过考前20天。

高期望导致低效率

某高三一女生,第一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只有一个多月了,一提到考试就害怕,怕考不好,怕分数低,怕名次低,真的想考出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满脑子都是分数,复习时经常发呆。教师上课时讲的教学内容都听不进去。

【专家建议】

上南中学心理老师孙晓青指出,越临近高考,越多考生对较高的分数都会有一种期待和盼望。但是,考生不能不现实地幻想,不现实的目标引起的不再是持久的努力,而更多的是恐惧或抑郁。考前,考生需要适当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期望值过低或过高都会引起不良的效果。在最后20天的复习安排中,应每一小段时间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而且目标连续务实,而更重要的是每天每小时为一个又一个目标而努力。

失眠考生要保持平常心

模拟考试后,部分考生对高考慌乱紧张,脾气也不好,成天焦虑不安,经常失眠,试用各种方法不管用。

【专家建议】

上南中学心理老师孙晓青指出,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考前心理压力是考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其危害也。高三紧张复习、考试,使部分考生感到力不从心,身心疲惫。考试结果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主观方面有自己能力和平时的努力,客观因素有考试的难易度和运气;而其中只有主观的努力和运气是不稳定的因素,个人能力和试题的难易度是相对稳定的因素,不易被控制的。考生应有一颗平常心,在几轮复习后,考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题型比较熟悉,只要自己正常发挥,高考会体现出真实的水平。有时要想想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