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柏中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
供材料作文与材料话题式作文的主要区别
1. 供材料作文的主要特点:
①立意已限定,考生必须从所供材料中提炼观点再作文。
例如1980年的高考题——所供材料讲的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小时候学画画之时,从画蛋开始练习基本功的故事;要求是写一篇读后感;考生只能从所供材料中提炼“打好基础是成才(成功)的关键”这类观点,否则就偏题、离题了。由此可见,供材料作文的中心相当明确、几乎是的。因此,考生写供材料作文很容易偏题、离题。
②文体已限定,供材料作文,往往限定考生写某种文体,考生没有选择文体的自由。这与发展个性的素质教育很不适应,也不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总之,供材料作文给考生的“发挥空间”太小了!
2. 材料话题式作文:
① 所供材料仅仅是一个“引子或例子”,它仅仅是起启发考生思维、引导考生思考的作用。
例如,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题中所供材料仅仅是一个引子,起引出话题的作用;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和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所供材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引子,在引出话题的同时也有引导考生构思趋向性的作用。例子,很容易让考生去展开类比与联想。
② 话题是最主要的,话题起“规定作文内容的范围”的作用。
例如,2001年《诚信》就规定了考生只能写“诚信不可抛”,在这个范围内考生写“什么是诚信”或“诚信有什么作用” 或“怎样做到诚信” 等,均符合题意。以上的2个“什么”和1个“怎样” ,所指代的内容都很丰富,这也就是话题给考生留下的有限制的广阔空间。
③ 材料话题式作文的要求:A.立意自定,这就是说考生在话题规定的范围之内可以自定中心,避免了中心的单一化;B. 文体自选,这就是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自己选择文体及文章样式进行写作;以上两点也明确点明了命题人给考生留下的有限制的广阔空间。
总之,材料话题式作文,在立意、文体等方面都给考生提供了较广的发挥空间。
考生如何利用好话题作文的“发挥空间”
1. 考生首先应仔细审话题,特别是要明确话题的含义以及话题的限制性。
例如,2003年春季高考作文题——(所供材料,略)“请以‘挑战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范围之内” . 考生首先必须准确理解“挑战自己”的含义,并明确话题的限制性——A挑战必须是有前提条件的;B 挑战必须是自己主动的。
又如,以“尝试”为话题,就必须写第一次做某事,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做,所做的是有意义或有益的事;而抽烟、酗酒、赌博、吸毒、打架等都不属于题目界定的范围之内。
2. 考生可以参考所供材料(▲引导的话),运用类比、联想等思维方法打开思路。最常用的方式是:什么是(话题);为什么要(话题);怎样才能做到(话题)。
例如,2003年春季高考作文《挑战自己》的立意可以是:①挑战自己,人生才会更精彩;②不断挑战才能不断超越;③挑战就是打破现有的平衡;④打败自己就是真英雄;⑤人的潜能在挑战中迸发;⑥挑战自己不怕失败;⑦挑战自己是的享受;⑧认清自己才能挑战自己;⑨挑战自己需要勇气,战胜自己需要智慧;⑩挑战自己不能超乎实际。考生可以用“最常用的方式” 获得上述立意:A挑战自己是什么?——③。 ④。 ⑥。⑦ B为什么要挑战自己?——①。 ②。⑤。 ⑦ C怎样挑战自己?——⑧。⑨。⑩
又如,以《打开眼界》为话题,同样可以采用这种方式。A.什么是打开眼界?「①打开眼界就是多角度全方位的看问题;②打开眼界就是扩大视野,增长能力;③打开眼界是自我充实自我提高的过程。」B.为什么要打开眼界呢?「①打开眼界才能发现美(自然界的美,如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太阳月亮、山川河流等;社会之美;家庭之美;人生之美等);②打开眼界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③打开眼界是成功的原动力;④打开眼界可以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绝境也可逢生。⑤不打开眼界……」C.怎样打开眼界呢?「读书、上网、旅游、参加社会实践;乐观的心态、宽广的胸怀、与时俱进的思想;全方位观察思考的能力等。」
1999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可以写移植了谁的记忆,移植之后又怎么样了,为什么要移植(某人) 记忆,怎样才能移植;这里的谁既可以是伟人——如屈原、岳飞、司马迁、周恩来等,也可以是平凡的人——如我的爷爷、我的同学、朋友等。
以《水》为话题写文章,它的立意就可以是:
① 水能够容纳很多的东西。人也要广泛吸收、有宽广的胸怀、宽容的心。
②一点一滴的水,只有汇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个人也只有融入集体、 社会才不会衰亡。
③一滴水的作用不大,但汇聚起来可以穿石、可以冲毁大坝。人,团结合作就可以力量无穷。
④ 水以液体、固定、气体的形式呈现于地球。人要生活得好,就要灵通;人生的价值也多种多样,应有多样的人生。
⑤ 水因流动才不会发臭。人的生命在于运动,没有进取就没有活力。
⑥ 水默默地滋润万物。人应有默默奉献精神。
⑦ 水能柔能刚。人应有刚柔相济的品格。
⑧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领导应与群众搞好关系;民众的力量巨大。
⑨ 水能够冲破阻挡奔向自己的目标。人也只有顽强拼搏才有可能成功。
⑩ 水只要有一点缝隙就会渗漏下去。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争取。
3. 考生根据扩展思维时所想到的立意,再根据自己掌握素材的情况、感悟的多少,从中确定一个立意(即所写作文的中心)。选取时,还应避免幼稚化和雷同化。
例如,以“尝试”为话题,可写的内容很多,如A煮饭B洗衣C各种比赛D竞选班长等E制作某物F修理某物G种植H ……,但如选AB类则属幼稚,因为这些仅是生存的基本技能;选C类也不好,因为这些很可能与不少人雷同。
4. 很多考生都有创新的想法,但我主张在话题规定的作文范围之内的内容创新;而不主张作文纯形式上创新。
例如,上文写到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既然可以移植名人伟人的记忆也可以移植平民的记忆,但考虑到写伟人名人的考生会占多数,我何不写平凡之人呢?
又如,上文写到的以《水》为话题写文章,它的立意是那样多,我何不选一个一般考生想不到的?(像“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争取” ,就很新、很好!)
近几年来,出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样式——如文言文式、诊断书式、实验报告式、2人或3人对话式、试卷式等。这些文章样式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话题作文的优势。但是,善用文言文写作的,当今中学生中能有多少呢?而诊断书式、实验报告式、2人或3人对话式、试卷式等文章样式,难免徒有其表而内容空洞,不是吗?因此,不算太保守的我,不太主张纯形式上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