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重点高中校长聚首畅谈高考临考最后一课

浏览 6

距离2007年高考越来越近了。昨天上午,应杭州师范大学的邀请,省内外百所重高校长聚到了一起,他们此次师大之行,不仅是参观校园,更重要的是他们渴望与大学教育作一对接,让今后自己的学生能走过高考,更适应大学的自主式学习。昨天的论坛上,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林正范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每年总有一些大学新生无法适应大学的自主式学习和生活,其中不乏一些中学的优秀生。对此,引发了不少中学校长的热议。

  论坛上,记者了解到,各重高校长对本校学生的临考各有安排。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马里松的判断是,学生最焦虑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模拟考已进行完毕,大致能考什么成绩学生已经心中有数;复习时间已所剩无几,可很多问题可能还不懂;学生会发现自己提高成绩的空间已经不大了,所以会出现焦虑的情绪。此时,校长们为各自的学生做出了不同的安排。

  放假半月

  ——杭二中校长叶翠微显然很信任自己的学生。他说5月22日二中已举行了盛大的毕业典礼,将自己的学生送出了校门,“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他们一些空间。”

  少上课,多自修

  ——不“放手”的校长也不少。浙大附中校长尚可、杭七中校长楼平、台州杜桥中学校长金崇东等的临考对策都是“少作业、多自修,保持适度紧张的临考状态。”尚可选择在考前一周才放假,而楼平则把日期定在考前三天。“现在浙大附中的高三学生都是上午上课,下午自修,老师布置的作业已经很少了。”尚可说,“高考毕竟是要求学生高速、准确地完成答题过程,所以我觉得不能完全放松。这就像运动员要上场前得持续训练,保持临场状态。”

  保持常态

  ——上虞春晖中学远离闹市区,校长李培明做了一个与大多数杭州学校不同的选择:“保持常态”,即所有学生如平时读书一样得住校、学习、运动,不得随意离校。他的“理论”是“家里条件虽好,但家长对学生的过分关爱可能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临考前环境的突然改变反而会打乱节奏,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

  萧山中学的校长夏国良说了一句大实话:“其实学生的复习已经是一种重复劳动、无效劳动,该说的平时早就说了。现在复习的意义不是多学点东西,而是学生求个心安。现在就看学生怎么考了。”他不奢望学生能做出所有的难题,“只要每门课能拿到平时成绩的8折就行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