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压力传染不亚于流感

浏览 7

随着高悬的倒计牌上的数字一天天的减少,高三考生的压力也在一天天增加。考生进行紧张备考的过程中,能否做到心理的良好调节,已经成为考生能否以状态进入考场的先决条件。

  考生要正视应考压力

  案例1:一个考生,成绩一直在年级排前五名,也通过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只要高考发挥出正常水平就可以。在同学们的一片羡慕声中,他却出现了过度焦虑的症状,神经极其敏感,一听到有关考试的话题就变得异常烦躁。

  很多家长认为心理问题只存在于少数学生之中,但事实证明压力在学生中的“传染性”不亚于流行性感冒。专家告诫:任何成长过程都伴随着阵痛,考生不要总带着悲观的情绪,认为高考的压力是不应有的,万一有了就更加紧张,甚至自暴自弃,这样受损失的还是自己。毕竟高考是知识储备与心理素质的一项综合考查。考验学生的压力承受度,更是一场没有试卷的考试。

  父母不要爱得太深

  案例2:某重点高中有一个成绩排在上游的女生,因为第一次摸底考试名次下滑,没达到自己的期望值,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她回家后把全部的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上,对父母的关怀不管不顾,还经常对他们发脾气。

  针对这一现象,专家提供了几点建议:

  1.不要把孩子的高考当成全家应对的一场战争,即使家长心里可以这样想,也不要过分流露出来。特别在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父母更要保持往常的独立生活,该聊天就聊天,该看电视就看电视。不要怕干扰孩子学习而制造过分紧张的气氛。

  2.父母在这段时期会特别在意孩子的考试表现,茶余饭后就想见缝插针地打听一下,甚至很多家长认为这是对孩子的关切。但家长应当意识到,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状态比家长清楚得多,特别在这个时候,平时再让父母操心的孩子都会对这场考试加倍重视。过分的“关切”,只能让孩子平添紧张和不安。

  3.多给孩子一些情感鼓励和支持,而不要在这时再给孩子的小毛病或小缺点挑刺。

  给父母写信可帮助沟通当然还有学生有这种顾虑,就是自己很不适应父母主动为自己创造的高考环境,却不知道该怎么沟通。专家出了个主意:如果孩子性格外向,跟父母能有效沟通,完全可以召开一次家庭会议,把自己希望和不希望父母做的事情列个清单;如果与父母沟通有障碍,可以尝试着写封信,相信父母看到孩子的请求,会从孩子的角度改变许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