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高考改革再度成为热门话题。东方早报报道,五位大学校长代表就教育公平问题接受中外记者采访。在谈到应试教育时,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称,现在还没有比高考更好的制度。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说,在当前社会诚信不足的时期,如果现在取消高考,那会极大影响教育公平,那将是另外一个灾难。难道真找不到比现今高考更好的制度了吗?并非如此。如果不从“高考录取完全依据卷面考试”这一极端变为“学校自行命题自主招生”另一极端,而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高考改革完全可以在保障教育公平下,朝扩大学校和学生自主权发展。
传统高考和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可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将现行高考作为高校自主招生笔试,自主招生学校可对申请者的高考成绩提出要求,然后再对申请者进行面试。第二个层面,是在第一轮自主招生录取确认结束之后,高校把自主招生未完成的名额,投入第二轮集中统一录取,这次录取完全采取传统高考方式。
笔者认为,把高考变为自主招生学校的笔试,将两者有效结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举例来说,复旦大学在第一轮自主招生中,可以根据高考成绩,提出多少分以上的学生可以申请,然后接受考生申请根据综合评价进行录取,每个学生可在这一阶段申请若干所学校,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最后确认去一所。接着,在第二阶段,学校把剩余招生名额投入集中录取,让考生填报志愿。
这种录取改革,具有诸多优点。其一,高考成绩保障了基本的公平,这类似于把高考“变为”美国的SAT考试,自主招生高校可对申请者提出具体的高考分数要求。
其二,高校在获得申请者的材料之后,通过综合评价申请者的高考成绩、中学学业表现、综合素质即进行录取,也可进一步对申请者进行面试,这打破以分数为单一标准录取学生,高校可在录取中更充分考察学生,同时避免了所有学生单独参加各校自主招生考试,不堪重负,学校甚至可将单独举办自主招生考试节省下来的费用,作为对面试者的交通与住宿补贴,减轻面试者的经济负担。
其三,学生可在自主招生阶段,不受高考志愿限制,获得多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然后根据录取学校的专业、提供的奖学金等进行确认,这可扩大考生的选择权,增强自主招生学校的竞争,真正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
其四,一直以来,担心学生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降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是制约高考改革的另一重要原因。其实,在实行自由申请入学的国家,众多世界一流大学的录取报到率也不到70%。
从长远看,如果这一模式运作成熟,我国高校招生,就可逐渐把高考变为学业水平测试,实现多次考试、多次招生、考生获多张录取通知书。在笔者看来,极端地以“取消高考”来描述高考改革,以此造成受教育者群体对改革的恐慌,才是真正的灾难。基于现实合理、循序渐进、稳步推进高考改革,才能让高考改革走出困境。
作者系高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