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政治别忘了关注扩大内需保增长政策

浏览 12

受访老师:杨碧玉

  简介: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政治科科组长

  仅剩一周备战,高考题型训练不可能再广泛撒网,应该是考什么就练习什么。杨碧玉提醒考生,最后冲刺阶段要做好两件事:回归基础和分类训练。高考百分之七八十考基础,因此,回归课本的基础知识最稳妥。

  回归课本并不是一遍遍去看书,而是以知识专题为线索进行。杨碧玉举了个例子,40题练哲学的限制性问题如何回答。41题图表型经济题如何回答,选出广州、深圳、佛山等地的模拟题十套左右,按题号分类整理,对比各地用的材料,问题的切入点和答案的构成有何不同,从而悟出各地重点关注的问题和解题方法。

  今年是广东高考“3 X 大综合”的最后一年,杨碧玉认为,政治科题型会保持相对稳定。

  复习经济要留意广东困境

  去年底,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增长滞缓,这种背景下,国家和广东省出台了很多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政策,为经济板块的理论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杨碧玉说,这是要重点关注的。

  杨碧玉建议,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对于经济板块,应该重点掌握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所涉及课本的宏观调控、财政的作用、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知识。“还要适当了解广东实际,结合我省面临的困境复习。”

  对于政治模块,可以用国家、公民、政府、人大、党、政协等主体来统率知识,加强辨析题的训练。

  文化模块注意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大众文化、先进文化等的比较,将其中涉及的特点、途径等易混点搞清楚,要关注课本举的例子。

  哲学模块主要以“观”为单位统率知识点,因为高考第40题至少有一问是有具体范围限定的,如果答错范围,既浪费时间又不得分。

  背诵时事有窍门

  政治科高考不会回避热点,也不会轻易考最热门的话题。一年来的时事少说也有上百条,如果都要背熟,真不容易。在杨碧玉看来,背诵时事也要讲究策略。时事要按重要性先进行筛选,然后对筛选出来的进行分类整理,按去年高考的题例来看,可以分为政治、经济、文体卫、科技、生态人居、广东、国际这七类。

  每一大类再进行细分,然后将相似时事排在一起,方便比较。比如,经济类可以再分为基础工程、经济会议、经济政策、经济数据等。对于经济会议,将涉及“三农”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摆在一起比较。

  “考前7天,把上述七类时事按重要性进行排列,每一类找出10条最重要的来重点掌握。”她叮嘱,记忆的时候要考虑多个切入点,例如,关于奥运会,可以考金牌数、奖牌数、奥运首金或中国首金获得者、理念、口号等。

  减少失分有方法

  临场发挥时,要减少失误,也有一些方法。杨碧玉介绍了一种方法——二辨三对应”口诀。

  她以广州二模第31题为例进行讲解。“2008年11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布,中国政府一审决定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制定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发展规划。这表明()A.我国政府加强立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B.实施国家人权规划是维护我国公民人权的根本保障;C.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得到了更好的践行;D.我国高度重视人权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该题答案为CD。

  杨碧玉说,通过第一步的“审”题,提取出材料的信息是“政府制定发展规划”;通过第二步“辨”析,就是判断选项本身是否正确,可以排除B选项,因为主权才是人权的根本保障;通过第三步“对应”,我们可排除A项,因为材料中政府制定的是规划,不属于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选项与题目不对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