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中体现创新,继承中力求发展——浅评2009年高考四川文科综合卷历史学科的特点
四川省特级教师 成都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 成都七中历史教研组长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 王开元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历史试题着眼于对考生历史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做到了历史试题命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既保证了科学性、公平性的实现,又稳中有新,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我省地方特色。试题科学、规范、准确,无偏题怪题,试卷难度适中。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一.遵循考试大纲,试题结构科学
本套试题体现了“既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遵循考试大纲,又不拘泥于考试大纲。”具体知识点、能力点、选项等均在考试大纲和中学教材规定范围之内,而试题立意、材料背景则高于考试大纲和中学教材,立意高远,材料新颖,形式多样,既关注了当前历史学科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又较好地体现了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特点。问题设计既依托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又密切联系中学历史教学实际。试题基本实现“起点高、落点实”,“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等试题命制较高层面的技术要求。
试题考查内容分布科学合理,具体表现在:第一,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三大板块所占比例约为28%:35%:37%。第二,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大板块所占比例约为36%:39%:25%。
二.贯彻目标立意,凸显“四个关注”
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目标立意”是高考试题命制发展的方向。本套试题贯彻了这一发展方向,从整体上努力做到目标立意,即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具体表现为:进一步贯彻并发展2006年提出的“四个关注”的原则。即,关注社会现实,倡导人文关怀;关注高中课改,引领素质教育;关注学科发展,渗透研究成果。以“四个关注”原则为指导,本套历史试题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创新,与前两年的四川历史试题相比,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与发展。
1.关注社会现实,倡导人文关怀
与前两年的四川历史试题相比,2009年历史试题更加重视对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考查,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倡导人文关怀。如“1919到1979的六十年间”组题(第16—18题),以“抵御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主动对外开放”这一历史主线串连起“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三件大事,而这三件大事都是今年重要周年纪念大事。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命题者关注社会的思路。
再如“各国相互合作”组题(22—23题),第22题直接介入对当前爆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这一热点问题的考查,通过试题引导学生认识,面对重大经济危机时各国的不合作将会导致严重的危害,反证合作的重要意义。第23题直接面对当今世界面临的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恶化等问题,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相互合作,共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义。
第37题“富民与强国的关系”题,富民与强国关系是人类历一个重要主题,同时,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试题以“中国儒家提出的富民思想、不与民争利思想”、“近代清末‘新政’面临的强国与富民之间的矛盾”、“西欧福利国家日渐完善与面临的难题”三个历史片段设计历史情景。最后,以开放性问题的形式,要求考生就富民与强国的关系问题谈谈自己的主张,引导考生关注现实,学以致用。
第39题“交通体系”题,与今年四川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关于加快西部交通枢纽建设,大力发展通道经济,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的建设思路紧密结合,体现出关注本省省情的特点。对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的考查使历史学科关注社会的功能更为凸显。
2.关注高中课改,引领素质教育
(1)重视历史过程与方法,思维层次明显加强。
如“魏晋庖厨彩绘墓砖”题,通过两幅魏晋古墓中发现的以庖厨为题材的彩绘墓砖图,考查考生通过图像材料推断和认识历史。“木兰彩瓷笔筒”题,通过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品——木兰彩瓷笔筒,考查考生通过图中信息推知校方的寓意,体现出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第37题第2问,通过材料三提供的信息(漫画和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一段评价)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对新政的认识(不再是中学教材的认识),分析清末“新政”的目标、面临的困难、克服困难的措施等,改变了传统历史考试中靠记忆回答问题的状况。充分考查了考生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思维过程。第37题第4问要求考生就富民与强国的关系问题谈谈自己的主张,并举出史实论证自己的观点。则突出考查了用史实论证问题的能力,历史思维层次的要求明显加强。
(2)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试题综合性更强。
如“近代早期欧洲社会转型”组题(第19—21题),以近代早期欧洲社会的转型和对近代世界的重要影响立意。通过这一时期“思想领域”(第19题)、“政治领域”(第20题)和“经济领域”(第21题)三个不同领域的重大转变,引导学生建构起对这段历史的新的认识,使之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第37题,围绕“富民与强国的关系”,选择“儒家富民思想”、“近代清末新政”和“西欧福利国家”三个历史片段设计问题,涉及整个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的重大事件,可以说是古、近、现纵向综合和中外横向综合的典型。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中外关联、古今贯通”的理念。试题具有切口小、跨度大、覆盖面广等特点,综合程度明显提高。
(3)重视考查内容的广泛性,材料形式多样性。
试题在重视传统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内涵,突出了社会史、普通民众生活史的考查,使传统考查领域与史学研究新领域有机结合。试题材料形式新颖多样,引用的个类图片多达5幅,包括彩绘墓砖图像、彩瓷笔筒图像、公益广告图像、漫画等,数据统计表2个,歌曲《歌唱二郎山》,历史学者的评价等。使整套历史试题洋溢着历史气息。这些创新充分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有利于推进中学素质教育。
3.关注学科发展,渗透研究成果
关注高校历史教育研究发展趋势,注重把史学研究新认识、新成果与中学教育有机结合,以纠正传统历史教学中认识上的错误和偏差,引导考生更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体现出两个“有机融合”。
(1)重视新史学范式的引入与有机融合
如第37题“富民与强国的关系”题第2问,把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有机融合,突破了传统历史认识的单向思维。第16题“1919年中国舆论变化”题,同样具有把革命史范式和整体范式有机融合的特点,实现了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有机结合,为传统革命史研究注入新的内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社会史是近年来史学研究关注的重要领域,这一特点在试题中也得到了彰显。如第12题(魏晋庖厨彩绘墓砖)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第14题(书籍翻刻)暗含对书籍翻刻盗版,侵害知识产权的历史背景的反思之现实意义,第18题(外商广告)考查考生对现实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广告这一形式的认识。第23题(公益广告)突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恶化等问题。第39题第1问,关于申报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利条件的认识等,都充分体现了重视史学新史学范式的引入与有机融合的特点。
(2)重视史学研究方法的引入与有机融合
第37题第2问关于清末“新政”的考查,引入高校历史研究方法,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对新政的认识,而不再是单纯依据中学教材的认识回答问题。第37题第3问,关于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完善问题,引导考生更为客观地认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从史学方法上还突出了图像史(第12、15、23题,第37题第2问)、心态史(第16题)、计量史(第39题第3问)等研究方法的引入,与往年不同的是,近年试题在史学方法的应用上更为自然流畅,有效地克服了刻意做作的现象。
此外,在引入史学研究新认识,转变史学观念上也作了有益的探索。如“近代早期欧洲社会转型”组题(第19—21题),突出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在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进步作用,试题选择这一时期“思想领域”(第19题)、“政治领域”(第20题)和“经济领域”(第21题)三个不同领域设计试题,力图通过几个重要的点建构起对这段历史的新的认识,有利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