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感觉无从教起 语文语法考试重现高考考纲

浏览 5

教师找不到感觉,部分高三学生开始突击补习


  今年,二期课改全面推广的第一届学生将参加高考,消失十多年的语文语法考试重现高考考纲。高三语文下半册的课本上,也多了份关于复句语法的《附录》。“外面专门针对语文语法的练习题根本找不到,今年语法题分值会不会像全国卷那样增加到18分?”对此,不少学生纷纷表示担忧。而部分教师更觉得,突然增加语法考试要求,令他们一时无从教起。

  练习题资料难找愁煞学生

  对大部分学生说,语文语法知识考试并不容易。高三学生小陆说,他们已经看到语文课本上的关于复句结构的《附录》,老师也告诉他们今年高考可能要增加语法考试题。

  “在学校学习语法知识的课时不多,所以掌握这个知识点不是很到位。”小陆说,这些天班里有些细心同学们已在外面书店到处找关于语法知识训练的教辅材料,但都一无所获。更令他们担心的是,语法考试的分值会增加到接近全国高考考卷,达到18分之多。

  在新修订的高三语文教材新添的《附录》中,记者看到了关于语文语法复句基本知识的介绍,其中包括十多种语法知识。举例说“他开了门走出去”是单句,“他开了门,走出去”就是复句。不少学生想不明白,不知道学这些有什么意思。

  部分教师感觉无从教起

  “语法考试在上世纪80年代一度受到责难。自90年代起,基本已不再提倡语法考试。基本的语法知识,在小学初中就已经教授,十多年来,语法考试已经在高考考纲中消失。”从教20多年的语文老师金老师说,新学期一开始,当很多老师拿到新语文教材,看到教材最后的复句附录时,都觉得有点无从教起。“考纲虽然已经将语法考试明确列入其中,但究竟要教到什么程度不好把握。”金老师说,语法考试形式可以通过修改病句,也可以通过现代文或者文言文阅读理解来考查。要把语法知识讲透彻,起码要一周时间。

  记者了解到,许多高三年级在新学期一开学就突击补习语法知识。在《2009上海语文高考考纲“变点”解读》中,记者看到,今年较大变点有六项,其中之一就是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不少高三语文老师说,语法的功能之一就是为了翻译文言文,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和文言词法,可以用现代语法体系来分析,历年高考一直也考到。然而,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就比较复杂了。有一些老师认为,过于复杂的语法知识,只有大学攻读汉语或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学生才有必要研究,高考似乎并没有必要。

  重入考纲是提醒教师

  “语法被重新写进考纲,这不过是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忽略语法知识教授,针对的其实并不是学生。”光明中学高三语文教研组组长李新老师说,近年来,语法知识越来越被淡化,重新强调语法,其实是为了矫枉过正。从2000年开始,高考从知识转为对能力的强调,但是能力并不是空中楼阁,还是要以知识为基础。

  李新认为,虽然此次语法被重新写进考纲,但语法在以往考试中早被融合进去了。然而,由于不再强调语法,这一知识点就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语言是存在规律的,语法在生活中其实很重要,要读懂一个句子,要学会把主干拉出来,如今高考重新强调语法,只是为了引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视。”

  不过,今年语法考试会不会像全国卷那样分值达到18分呢?不少高三语文教师认为,这种情况基本上不会发生,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也就在2分左右,而考试题目也不会出得很死。有高三语文老师称,拿最近一次春季高考考题举例,阅读理解部分第一篇文章是冯骥才的《手工是一种遗产》,文章后的第一题问到:文中“聪明”的双手,“聪明”一词使用不当,建议改为“灵巧”,你认为如何?简述理由。“考生如从语法知识角度分析,双手应用灵巧形容,而不该是聪明,这种回答是正确的。但考生如从修辞角度分析,作者先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双手比做人类的大脑,而大脑是可以聪明的,因此,“聪明”一词的使用是正确的,这种回答也是正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