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信息筛选题六大最易失误点

浏览 7

信息筛选题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中的一类常见试题,一般采用选择题题型。命题者从原文中摘取若干句子编组,要求考生按照题干要求作出选择,题干一般是“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某人……的一组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基本思路是:对试题提供的所有句子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或是确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考察各组句子,看组内各句是否全部符合题干要求,进而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那一组。这样看来,探究命题人设置干扰的方法,无疑是我们破解信息筛选题的一条捷径。归纳起来,命题人设置干扰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六种:

  一、对象错位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多个人物、多件事情;因而命题人在设计干扰项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乙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指定的甲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如2007年高考广东卷第7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

  B.①又复视?鹁恚?类冗杂可删②于是渐不信孤

  根据语境“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鹁恚?类冗杂可删”可知,句①是写王生的,而命题人却将它“嫁接”到了郭生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又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第9题: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均恩德感动民众的一组是

  ⑤使中黄门慰问

  ⑥后闻其言而追悲之

  要“表明宋均恩德感动民众”,就应该看“民众”的反应。而⑤⑥两句写的却是“皇帝”的所为、所感,这也属于表现对象的错位。

  二、方法错位

  人物传记类文段刻画人物的方式有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作者评述,它们可以是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命题人有时便把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但刻画方式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文句混编到选项之中。如果考生对题干要求不仔细推敲,一瞥而过,就极易受其误导。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3题: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

  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仗义执言”意为“为了正义说公道话”,它表明题干对人物刻画方式的指定要求是“语言描写”,而⑥句却是孟尝就任合浦太守后所做的兴利除弊之事,而非“仗义执言”,所以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再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

  ①法能行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
  ③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
  ⑤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题干对“重礼义教化思想”的方式要求是“直接反映”,而句①是通过写“法”的“不能……”来衬托“礼义教化”的“能……”;句③是通过写“越人风俗”使人“苦而有荣”来衬托“礼义教化”使人“无苦而有名”; 而句⑤则是通过“风”的比喻来写“礼义教化”的作用。这三句都是典型的间接反映,显然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三、概念错位


  题干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才智的说法,有时是明晰的,无需多费周折;但有时却是隐含的,这就需要考生悉心揣摩。命题人有时便利用考生对题干某些说法内涵把握不清的认知缺陷,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句混杂其中。如2006年高考重庆卷第10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

  B.①首毁*祠三十余所

  ②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C.①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②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古代汉语词典》对“行”“义”的解释是“德行”“道义”,而B项的句①和C项的句①都是张养浩任堂邑县尹期间所为之事,前者旨在教化民风,整顿社会风气,后者表现其执法如山,敢于碰硬。两者都是其为官“职分”内应做之事,既不能称“德行”,也不能称“道义”。考生如果对“行义”的内涵把握不清,就极易陷入筛选的误区。

  再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第11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先祖“讲究孝道”和“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A.①事父母诸兄皆得其欢心

  ②岁时勤力治家,人产计口给食

  B.①遇诸兄弟门以内,蒸蒸如也

  ②余悉以赈乡里贫乏者

  “乐善好施”是指“爱做好事,喜欢施舍”。它的特定内涵是:施舍的对象必须是“外人”,施舍的原因必须是“穷困”。而A项中句②的“人产计口给食”说的是对家人按人口定量供应粮食,它的对象是“家人”,原因是“勤俭持家”,所以不能称为“施舍”。“孝道”是指“奉养父母的准则”。它的特定内涵是:奉养的对象是“父母”。而B项中句①对待的是“诸兄弟”,所以不能称为“孝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