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009高考同题作文山东卷:见证

浏览 11

故乡的“电影节”见证三十年辉煌

  我的故乡地处苏鲁皖三省交界的鲁西南,那里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滞后,我的父老乡亲们在很长时间内过着贫困的生活。自打上个世纪电影的介入以来,淳朴的村民们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乏味,开始对外面的世界有了向往。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每年的八月末九月初,故乡的十里八村竞相在自己的村子里放映专场电影,以此欢送考上大学的农家子弟,少则一场,多则三五场,有时长达一周。故乡的农家子弟考上大学,不仅是一家一户的光荣,也是一个村子的荣耀,故乡为考上大学的农家子弟放电影庆贺,既褒奖了考上大学的学子,又为农门子弟指明了方向。每年的“电影节,各村都办的十分隆重,一村人家家户户比过年都高兴。

  我们村是个小村,一年之中除了“电影节”以外,大家看电影要到临村去“借光”。我小时是个电影迷,周围三里五里的村庄,只要上演电影,我都会伙同影伴前往,去是一路欢歌,回是一片笑声。由于消息不可靠或者临时变动,尽管有时也会扑空,但我们没有失望,我们会在回去的路上谈论看过的电影的精彩片段和高歌影片的经典插曲,一路上得到的尽是快乐。回家的路上遇到后来不知情者,或者回到家里回复家人和邻居,我们会不无幽默地告诉他们,我们看的电影是《英雄白跑路》。

  记忆中,我们村的第一场电影是为了欢送考上安徽工学院的一个大学生,当时,电影幕布挂在那名考上大学的学生家宅边的两棵大榆树之间,村长还捧着讲稿郑重其事地作了“重要讲话”,到场的观众除了本村的,还有外村的,连电影幕布背面都坐满了观众。

  从那以后,我们村里基本上每年都举办“电影节”,因为村里源源不断地有孩子考上大学。1989年,村里连续放了4个电影专场,那一年,我们村里一下子考上四个大学生,当时,有一场电影幕布还挂在了我家门口,因为我在那一年也考上了长春师范学院。那几天,电影连续在我们村里放映,一村人见面就说,逢人便笑,议论的除了电影内容,就是孩子求学的事,都希望有朝一日这样的电影能在自家门口放映。

  每逢故乡的“电影节”时,乡亲们像过年,全村人都像在忙活自己家里的喜事。从电影中,淳朴的村民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智慧,也在思索生命的意义与精彩活法,不知不觉当中,乡亲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逐渐改变!不能忘记,就是在演完《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次日,村里的一对青年男女为了爱情离家外出寻找梦想;让人刻骨铭心,受《苦菜花》和《铁道游击队》的影响,村里一次有五名青年应征入伍;令人忍俊不禁,《少林寺》和《鹰爪铁布衫》演后,故乡的十里八村流行起和尚头和“三脚猫功”。

  时光如梭,岁月不居,屈指算来,我们小村里先后已走出四五十名大学生,有的还考取了山大的研究生,还有应聘到央视八频道做技术工作的。也就是在儿时,我萌生了写一部电影剧本的梦想,如今梦想虽没实现,但也成了一名业余作者,我的教育言论和生活散文已经发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师报》、和《读者》等媒体上,有的作品有幸被知名网站反复转贴,《现代教育》《教子有方》《好家长》《金榜》《作文素材》《中小学心理健康》《老年教育》《家教》等多家期刊选发我的心灵美文作为卷首语,淄博电视台“都市频道”还以我为题材录制了名为《点亮心灯的人》的新闻报道向社会介绍我呢,我的读者遍布全中国。感谢电影,你为众多的农家子弟点亮心灯!

  如今,奔小康路上的故乡天翻地覆,手机、家庭轿车、电脑和互联网已进入农家,千家万户都有了大彩电,村民们足不出户就能看上央视电影频道的精彩电影,但乡亲们还是对自己的“电影节”情有独钟。时至今日,故乡一年一度的“电影节”依然如火如荼;不仅如此,故乡人每逢乔迁新居、祝寿老人、喜得贵子和迎娶新人等重大喜事时,淳朴的乡民都会自掏腰包请大家看电影,放电影已成了故乡村民的一种文化,电影已溶入了当代淳朴村民的生活里。前一阵子,故乡的儿时好友发来电子邮件,他自豪地告诉我,他说自己是“生活在乡下的城里人”,他的生活方式已发生了重大改变!

  人在他乡,每年的八月末九月初,我总会忆起故乡的“电影节”,我衷心祝愿故乡的“电影节”越办越红火,我衷心祝愿故乡的更多农家子弟能依靠知识改变命运,我衷心祝愿故乡父老乡亲的小康之路越走越宽。

  薪火相传,成就梦想,故乡的“电影节”,你永远是我记忆中的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