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来了!卡夫卡来了!……2009年的高考作文成了90后学生思想的爆发地。你可以不认同,甚至说“脑残”,但不能不承认考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你可以给低分,但你不能不承认考生个性的张扬和才华的闪现。既然一辈子可能只有一次,为什么要放过自己大胆的创意呢?
甲骨文作文
创新?挑战?
四川今年高考的语文作文题目为《熟悉》,因为其中有名考生运用古汉字,包括甲骨文、青铜铭文、大篆等古文字字体写了一篇作文,而成为目前大家最为关注的高考作文。据悉,该试卷已经由专家委员会的专家翻译出来,被认为虽然是以《熟悉》为题,但内容却离题很远。最终,给出的分数并不高,据说大概只有几分。而据悉,由于高考试卷封闭,打听该试卷内容几乎不可能,而当地媒体则通过热线寻人的方式,开始寻找这位“古文字达人”。
网友:声援“古文字达人”
据悉,这篇用多种古文字写成的文章,被认为书写十分工整,字体非常标准。但等专家翻译过后,却被认为偏题,而仅仅打了几分。因这篇“古文字高考作文”,还引出了另一个问题——高考作文是否能用古文字,高考阅卷规则里是不是应该加上“必须使用简体字”。
高考作文的规则上没有规定不能写古文字,这是许多网友声援“古文字达人”的理由。过去因为高考规则的“规定问题“,曾出现过有人大量用英文,有人写火星文等多种“异事”,但多以低分结束。
据了解,今年在陕西的高考作文中,就有一学生满篇作文都是“佛曰”,据悉分数不高。高考作文被认为是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不是考文字学,因此判定标准还是要看文章本身的架构和表现力。
对于甲骨文事件,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有创新意识,有实力,有挑战”。有网友说:“高考不应该限制孩子创造力的天性,既然没有限定形式,那就是利用了合理的方式写作和挑战,应该肯定其的创新性,不要再用所谓的制度来框定。”
而记者采访的一位参与今年高考阅卷工作的老师则很直率地表示:“虽然如今对于高考作文文体不作要求,但我觉得内容上创新,不要在形式上过于‘创新’,不要鼓励考生这样做,不要拿这种方式吸引眼球。不要拿自己的命运前途开玩笑。你可以像韩寒一样,不进这个圈子,高考是可以不参加,但既然参加了高考,就要适应它。”
专家:学习过甲骨文短时间写出有可能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崝对于有考生用甲骨文来写高考作文表示怀疑。他解释到,一个研究了甲骨文几十年的人,要用甲骨文写两三百字的文章至少都要花1~2个月,一个高中生能有这样的水平,不可思议。因此他认为是采用多种古文字合起来套上去而成。也因为这个原因,不少网友也开始怀疑,认为这篇所谓甲骨文作文或许并不是真的甲骨文,而是作文作者自创的一种文字。由于四川高考作文目前还在封闭状态,因此看到原文的可能性较低。记者昨日采访西安美术学院“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周晓陆教授,他表示,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甲骨文作文,主要看作者过去有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甲骨文等,如果他学得不错,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写出来的,因为甲骨文书写速度跟普通书写的速度并没有太大差别。
心理专家:作者并非有意让自己失败
高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对他命运、人生的考试,为什么不少学生都要利用这样重要的时刻,来实现自己所谓的个性呢? 心理学专家刘瑶认为:“正是因为这时刻太重要了。学生高考的压抑情绪已经到了顶点。有的学生弃考,交空白卷,因为他只会一点,他就干脆都不写,他们是比较完美的心理,渴望各方面都好。还有就是写另类作文的,他们想展现实力,让自己不要输。在内心想自己会不会更特殊?能不能一鸣惊人?甚至有一种潜意识,希望用这种‘长处’弥补他在其他学科的短处,说不定还有可能‘特招’,有种侥幸心理,想最后一搏。我想他们并不是有意捣乱,让自己失败。他们渴望认同,虽然方式有点特殊。”
被称为今年的“最牛高考作文”,写作者被称为“古文字达人”。据悉,四川有媒体已经开始热线“搜索”,希望让这位学生亮相,并了解他的心理。(本报记者 刘慧)
“卡夫卡”作文
懂?不懂?
今年高考阅卷结束后,和往年一样,关于高考作文的评分尤为引人关注,关于高考作文得分争议的新闻报道不时见诸于媒体。
湖北省一考生的一篇奇文《站在我家的门口》就引起了争议。面对该篇风格很“卡夫卡”的作文,两位阅卷老师评分相差多达40分。
争议:有人看不懂,有人觉得有内涵
记者看到,该篇作文依次写了出现在“我家门口”的流浪狗、猪和“我”的形象。通篇读下来,感觉像一篇荒诞的黑色幽默小说。
据了解,按照湖北省高考阅卷规则,一篇作文需由两名教师评分,一旦二者评分值高于9分的“误差值”,文章将转交第三名阅卷老师阅。
结果,前两名阅卷老师,一个被折服后给出了60分的满分,另一个则认为“不知所云”,给出了20分的最低得分,而第三名阅卷老师给出的分数同样高于“误差值”。最终,该作文被提交到专家组讨论。
在专家组也出现了分歧。反对者认为,文章读来一头雾水;支持者认为,文章内涵深刻,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有小说家卡夫卡的味道。最终专家组定评“作者以荒诞的黑色幽默小说写法,来拷问眼下的‘人性’。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的关切与思考。也可理解为是作者本人的生活自述和反思,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构思有特点,描述生动形象,语言有意蕴,表达很有个性色彩”,并给出了50多分的高分。
西安学生:看了两遍才懂了一点
“我看了两遍才懂了一点。”对于这篇作文,西安交大附中的两名高三应届毕业生胡玥和王媛直呼“看得真累”。
胡玥觉得,该作文没有真正做到结合实际,而且“讽刺比较明显,不够健康向上”。“猪是一种哺乳动物。生来便是吃了睡,睡了吃。然后肥了,送进屠宰场,‘喀嚓’一声便成人们口中的美食。”胡玥认为这类句子不仅啰嗦,而且有凑字数的嫌疑。
而王媛一开始则没看懂文章在说什么。王媛认为,文章太抽象了,对于他们这些高中生来说,太复杂,太难懂了。她认为,这样的作文不应该拿高分。
语文教师:高考作文还得遵守游戏规则
“这篇作文的作者很大胆,他其实已经挑战了高考作文评分的游戏规则。”西安铁一中语文高级教师王满利说。
对于这篇作文,王满利觉得,优点和缺点一样明显。这篇作文作者心态开放,构思大胆,结构明晰。他以“门内看门外”“灵魂看世界”的构思,结合“站在门口”的开放命题,想象出“流浪狗”“出走(英雄)猪”“门外的我”等形象并想象各个对象的可能的经历和思想,可见思想的自由。“站在门口”,会让人产生关于人生选择的联想,但所想象的对象的寓意和象征并未作适当的揭示或点破,给人含混之感。“作为高考作文,即使要表达新颖深刻的思想,也必须以形象、生动、浅显、透辟的语言来表达,否则,立意再深,用心再巧,在那么短的阅卷时间内,也难以凭含混不清的语言让阅卷者重构作者心中的意象,理解其寓意。拿高分就难了。“高考是一种制度,就有它的游戏规则,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取得让人认可的评价。”
李春平:对奇才、偏才应另眼相看
“这是一篇很不错的作文,确实有点‘卡夫卡’的感觉。”陕西作家李春平表示。
在李春平眼里,家门口是人存在的一个基本定位,也是人们走向社会和了解世态的一个必经的通道。该篇作文由家门口的狗再到猪,然后到人,层次非常清晰。这是写人的觉醒,即人存在于狗与猪的比较之中。人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存在在这里是一个自我显现的过程,即通过他者的唤起,从而得到自我确认。文章有很强的现代表现意味,尤其是象征表述特别明显,“文章有不错喻意:世界是复杂的,是充满乱象的,但人永远是家的主人,我永远是自己的主人。”
“在作文的判分中,我们对作文中的奇才、偏才应另眼相看,只有教师有锐利的慧眼识英才的眼光,不拘一格,才能打破作文的传统判分模式。否则,我们只能看到那些落入俗套的高考作文。”本报记者 吴成贵
附:《站在我家的门口》
我家门口站着一条狗。
这是条普通的狗。黄色皮毛,粗短四肢,腥臭的大嘴往外滴着口水,好一幅正宗的流浪的土狗。
然而狗先生,您为何站在我家门口,似乎我家并没有养过类似的狗,同样也没有养年轻漂亮的西洋狗,难道你是来骂我的?不对,你的眼神告诉我,你是不屑做这种事的。你的后腿是跛的,这一点我很好奇,是怎样跛的呢?是路见不平,露牙相助,被小偷打跛的?是狭路相逢,争风吃醋,被同类咬跛的?还是乞讨时被别人打跛的?
正当我想开口挽留这位狗先生时,与我对视良久的“他”肚子“咕噜”一响,“呜咽”了一声。走了。
接着,来了一位猪,站在我家门口。
猪是一种哺乳动物。生来便是吃了睡,睡了吃。然后肥了,送进屠宰场,“喀嚓”一声便成人们口中的美食。
我家不养猪,我很好奇这头猪是如何逃离猪圈,逃离农村,来到城市,来到我家门口。
这肯定是一位英雄的猪,为表示尊敬,我用上了“位”,而不是其他的量词。有了前一位狗先生的教诲,我开始想猪先生是不是向我求助的,然而猪先生啊!如你所见,我不过是个弱小到不能再弱小的人,你是一个英雄的猪,你能冲破牢笼,冲破命运,奔向自由,而我却要受种种枷锁,背负种种负担,应当是您来拯救我啊!
可惜,显然猪先生并没有为我的话所动。那充满智慧的小眼只是盯看虚空的某一处,沉思着,沉思着。
这是一头智慧的猪,我想到,它应该在思考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可惜我语言与它不通,要不可以和它讨论一下牛顿三大定律,霍金的时间猜想,以及讨教一下金融危机等问题。我悲哀地想到,或许这位猪先生比我还牛,参加高考获得文科状元也不为奇,我沮丧地望了望这位猪先生,最后还是把门关上了。
忽然,门口站着一个人。
这回终于正常了。是谁?有可能是收水费、电费、管理费的,也有可能是收网费的,也有可能是小偷、杀手,那样我就死也不开门,把门反锁。
细看,他是个年轻人,白衬衫,牛仔裤,从口袋中拿出钥匙,居然打开了门。
啊,原来这个人就是我自己! (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