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诚信书会不会成为一种书写形式

浏览 10

高考(论坛)诚信书会不会成为一种书写形式

近日,教育部发布今年高考招生工作规定,与往年办法相比,特别添加了在报名提供材料时要签订诚信书的内容。

(3月29日《京华时报》)

高考作弊,绝不是考生一个人在“战斗”,无论是考场上的作弊,还是民族身份之类的造假,起主导作用的恰恰是考生背后的一群人:家长、教师、政府官员……如果仅仅是考生一个人签订了诚信书,显然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

诚信书,其实是建立在道德自律的基础之上。问题是,有多少人会拿诚信书当回事?高考作弊的背后是利益的纠结。既有家长的利益呈现,更有当地官员的“政绩”渴求。例如松原高考舞弊成风,一些考生家长花钱买场;一些监考老师对作弊者睁只眼闭只眼;更有好学生花钱买保护以免考场上被打扰。

诚信书会不会成为一种书写形式?这是个问题。晨风

警惕公务员“官兵分道”后的利益均沾

深圳近日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将公务员划分为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三类,后两类建立独立的晋升渠道,待遇与行政级别脱钩,不再走“官道”。

(3月2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深圳市公务改革的初衷是“脱官帽”,但不可否认的是以“金钱补偿”为代价的。大量公务员(约七成比例)一旦不走“官道”,必然会在经济上直接受益,因为,在没有相应官位所带来的利益前提下,改革者必然以其他类利益予以“补偿”。目前按照设计的薪金标准来看,七级执法人员的底薪约7000元,而竟然高达1.5万元。也就是说,无论怎样的改革,即使以后这些公务员“无官可当”,他们依然“不吃亏”。不但工资收入和福利水平一点不降,反而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减掉约七成的不走“官道”的公务员后,剩下的近三成公务员因为竞争者稀少,实际上晋升的通路已基本畅通无阻。“当官”、“当大官”将变得相对容易起来,“天花板”现象有望解决,这虽然是改革设计者所希望达到的,但是实际上让这部分公务员同样因改革而获益。

这次改革的最终“买单”者是公共财政,是让纳税人为此多掏了钱、多付出了代价,而社会公众却看不到实实在在的收益。这恐怕也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