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院”类似于当代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大学,自由精神是书院区别于一般学校的重要标志。书院允许不同学派相互讲学,建立“讲会”制度;教学实行“门户开放”,使书院不断平民化。而在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潮流中,“西化”最为彻底的,当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今日中国之大学,其价值趋向与基本路径,虽然成功地移植了西洋的教育制度,却谈不上很好地继承中国人古老的“大学之道”。这也是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大学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对社会大众的文化启蒙作用的原因。
一些学者认为,建设中国大学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挖掘书院文化的精华,以扬弃的态度将其转换为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应是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重要途径。
早报记者 江村 石剑峰
没有人文精神的工科院校
一位署名“甘德怀”的高校教师近日在论坛的发言引起较多回应,在其《沦落吧,没有人文精神的工科院校》一文中,“甘德怀”称:“中国的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已经远离了大学的真精神。当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已变得遥不可及。1952年的院系调整,更是将大学精神切割得支离破碎。在这种行政强制对大学进行的所谓专业分工中,滋生了一批迷信技术、崇拜数字的工程院校,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在这次院系调整中设立的华中科技大学。”
他认为,河海大学(前身为华东水利学院),也没能躲过这一劫难。今日河海大学宣称自己是一所拥有95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若干年前,魏天骄教授亦提出“河孕育文明、海凝聚智慧”的河海精神。然而,所谓的多学科协调发展,在急功近利的、毫无价值理念、人文关怀的决策中,全然成为了特色学科、工程项目的独大,而关涉学生独立人格培育、公共精神塑造的人文社科学院,日渐沦落为技术、项目、工程的赞美式论证机构,甚至自身也被数字化、工程化、项目化了。这种让强者通吃的办学思路与决策,绝不是办教育,只能是破坏教育;绝不是培养人、提升人,只能是矮化人、使人堕落。在这种决策者眼中,技术、数字、强制管理就是至高无上的,人的灵魂、感情以及对公共生活积极参与的热情在教育中毫无容身之所。难道所谓的工科院校真的仅仅是技术训练、公式运算、惟命是从的军工厂和“集中营”吗?
“而在河海大学以之为荣耀的那些先辈张骞等人身上,我们感受更深的是他们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高尚的人格精神。如今,除了校史展览室,在校园的哪个角落还能寻觅到人文价值和人格精神的踪迹?”
中国大学教育的困境所在
文化学者陈平原也认为,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潮流中,“西化”最为彻底的,当推高等教育。“今日中国之大学,其价值趋向与基本路径,乃舶来品的UNIVERSITY,尽管教育史家喜欢谈论‘四千年的中国大学教育’,古今中外‘大学’之巨大差异,依然使得二者很难同日而语。这其实正是本世纪中国大学教育的困境所在:成功地移植了西洋的教育制度,却谈不上很好地继承中国人古老的‘大学之道’。”
一位学者直言,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大学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对社会大众的文化启蒙作用、文化榜样作用和对社会文化进步的引领示范作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的大学自身尚缺乏成熟的大学文化。“上世纪50年代以后,全盘苏化的大学教育模式,在为国家建设培养大批急需专业人才的同时,也留下了若干问题,前苏联模式的特点是强调为社会服务的直接性,强调专业的细分化和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取向,这使得大学的现实感和直接具体的社会服务意识十分突出,给定的具体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传授成为主要教育方式。在这样一种办学环境中,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很大限度地遮蔽了人文教育,工具理性越来越深厚地渗透在大学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当中,导致大学教育的“人文化”特征被“工具化”特点所遮蔽。“大学建设,本质上应该是一种文化建设,是一种文化氛围和文化育人环境的营造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样板的打造活动。”
中国大学教育的困境:缺少“大学之道”
浏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