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大学生若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想要转系,却必须先学好自己没兴趣的知识,学习成绩排名靠前——国内大学关于转系的教务管理规定,貌似公平,却隐含悖论。
“转系悖论”要彻底破解,似乎难度不小。
本刊上两周刊登的《“教授,我要退学!”》一文的作者小Z,是个“有故事”的学生:酷爱读书的他,高考时因家人反对,无法选读自己喜欢的中文专业。进入沪上某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后,又因细分专业,被分到广告学专业。小Z对此全无兴趣,因而学得痛苦不堪。
如今的大学里,和小Z一样对专业“没兴趣、没感情”的学生大量存在。翻阅国内大学的教学管理章程,能觅到一条可以让这类学生眼亮的规定——转系。但细究下来,却发现高校转系生比例低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据一位高校招生办负责人介绍,“转系生比例控制在1%-5%不等,有些学校更低”。
转系这扇门之所以“开”得很小,是因为它直接牵动着高校的运作和一些院系的利益。但眼下,也有一些大学开始蹑手蹑脚地试水改革,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很多学生已经获得了“学术新生”……
不附加成绩绩点等硬性指标作为转系条件,学院内部原则上不设定学生转系的上限人数,从而给学生程度的选择学术方向的自由——在沪上很多高校教务处的负责人看来,同济人文学院内部实施的转系“新政”,已经“很解放”。
当年高考填志愿时,中意同济大学的苏文(化名)一下子填了文科6个专业。因为在考分上不占“优势”,新闻传播没上、文化产业管理也没上,最后她被人文学院录取,读的是经过调剂的专业——哲学。
“哲学专业很好,但我真的不喜欢。”大一时,学校有面向所有学生的跨学院转系考试,苏文没去,因为她知道“文科转理科,基本没戏”。她的志向很明确,希望就读同属人文学院下的哲学系的“邻居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去年这个时候,苏文终于等到了机会。随着人文学院教学改革起步,学院内部的转专业政策也开始松动,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再选一次专业方向。这一回,苏文毫不犹豫地递交了转系申请书。“听老师说,这次转系主要是凭大家的兴趣,可以不看平时成绩。”苏文和她的同学起初并不相信转系可以如此轻松,但学院宽松的政策确实和之前的宣传一模一样。“我没有参加任何转系考试,只是和学院老师有过一次面谈,表明自己希望转专业的原因。”
苏文并不是少数的幸运儿。同济07届人文学院100多名学生,到现在已经有接近15%的人在院内转系。此外,学院还接纳了少量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经管学院等转入的学生。
相比于同济人文学院的“宽松”,国内更多高校在面对学生转系申请时则显得极为审慎:有的学校只把转系机会投向大一新生;绝大多数学校对申请转系学生的成绩有一定要求;提出转系申请的学生还须经历笔试和面试考核,而多数学院在接受转系生时都内部设定了从1%-5%不等的录取比例。
“学生即使仅仅因为就业而重选专业,毕竟学自己有动力的东西,学习热情才会更高。”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周兴直言,这是他愿意在学院内放手让同学自由选专业的一个理由。
允许学生在学院内更自由地转系,是同济人文学院内部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尝试。但在具体操作上,负责制定转系“游戏规则”的院长孙周兴却不得不直面管理难题——“热门”专业人多了怎么办?冷门专业人少了,又怎么办?
事实上,众多高校之所以严把转系生门槛,就是害怕“动多了会出乱子”。沪上某高校招生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放开条件让学生转系,不仅正常教学秩序会打乱,大学的学科生态也将失衡。据他介绍,浙江省的一些高校近年来陆续试点宽口径培养人才模式,即新生进入大学后先接受通识教育,然后再自由选专业。这种政策本是为了尊重学生的学术兴趣,但实际情况是,更多学生选专业遵循的不是兴趣,而是就业“钱”景,导致热门专业爆棚,冷门专业则无人问津,由此带来的管理难题至今难以解决。
在同济人文学院,转系“新政”出台后,学生从“冷门”涌向“热门”的倾向同样存在。相比于该学院的中文、哲学两个专业,新开设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虽然至今尚没有一届毕业生,却依然是学生眼中的“香饽饽”。很多学生认为其课程设计和专业定位与市场结合更紧密,相比于基础学科也更具就业竞争力。
以研究德国哲学而扬名学术界的孙周兴,在目送门下众弟子弃哲学而投管理时,心里有的不是纠结,而是平静。他无意挽留对本学科专业没有兴趣的学生,因为这位早年从地质学转向哲学研究的学者深知,学自己没有兴趣的东西,永远学不出头。而他也相信,就算学生是为了找工作而转系,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动力后,他们也能比过去学得更好。
孙周兴坦言,签字同意让15%的学生转系时,他“感受到了一些压力”。但他坚持认为,大学办学首先应该以学生为本,而不是先顾忌老师的饭碗和学校的秩序稳定。
事实上,在孙周兴的一整套教改计划中,一些与转系相关的管理难题已纳入考量。在他看来,解决学校的“担心”、老师的“担心”,的办法就是把教改的路走下去,改得更彻底。“如果大学能够实现完全学分制,教师面向大学里所有的学生授课,只要开的课好,就不愁没有学生来听;如果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院系在调配专业、招收学生方面有更大的自主空间,那么每个院系专业都会找到自己的定位,不愁招不到学生。”孙周兴告诉记者,作为转系新政的配套政策,人文学院目前已经开始启动完全学分制改革,大体的内容是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都能开两门课供学生选修,今后的目标是让毕业生选修课学分的比例扩大到毕业总学分的70%。
然而,孙周兴的行政权力有一道明显的边界:学院里的学生流动,他可以说了算;从其他学院转来的学生,他可以拿主意;但他门下的学生若要转到别的学院,还得看“别人脸色”。最基本的前提是,跨院系转专业,必须符合学校教务处的相关绩点要求,并参加转入学院组织的入学考试。
搁置在学院和学院之间的转系门槛,短时间内仍是难以冲破的。有调查显示,如果让学生自由选择,近七成学生渴望换专业。由于“僧多粥少”,高校目前只能通过考试进行选拔,“分高者得”。这种以考察学分为基础的转系制度,如今不断受到质疑,有人直接称之为“转系悖论”。
“那些成绩还不错、有资格去参加转系考试的学生,难道是最需要转系的学生吗?那些因为厌恶专业,或出于抵触情绪而无法跟上学业进度的学生,难道不是首先该被考虑转系的吗?”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作家张生看来,所谓的“转系悖论”,就是用一种貌似最公平的方式来选拔,但却没有让最需要转系的学生转成功。
张生拿身边好友,导演张艺谋的“御用”编剧李冯的经历“说事”:写下《英雄》、《十面埋伏》的李冯,早年在南京大学读的是化学系。这位当年已展现出写作才华的文学青年,却被化学苦苦折磨,一些学科的成绩可用“惨烈”来形容。最后,李冯不得不瞒着父母转系,“躲”进南大中文系埋头写小说,如愿踏上职业写作道路。“如果李冯当年转系也要凭绩点,接受笔试、面试,他恐怕根本转不成,也没有今天的成就。”
同济人文学院的教学改革,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未来在国内读大学,为自己选择第二次学术生命,或许不会太难。
教育观点:大学转系悖论如何破解
浏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