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走高校:南昌大学校园文化和招生特色

浏览 6

赣江畔细数洪都高校

  北京还在冬日的慵懒里沉睡,经过一夜12个小时的旅途,我们来到“英雄城”南昌。水田星罗棋布,秧苗青绿,油菜花儿漫野金黄……早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南昌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迄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别称洪都、洪州、英雄城。它西挽西山,北望梅岭。赣江穿城而过,为这片红土地留下井冈山、庐山等红色圣地的同时,也将这座城市滋养得既有南方的婉约,又兼具北方的豪爽。

  滕王阁上,王勃留下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仿佛依旧在缓缓奔流的赣江里吟唱。

  在暖暖的春风中,我们10过洪都大桥,走进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中医学院等高校,感受和早春一样新鲜的学府气息,了解北京考生关注的招生信息,用我们手中的笔和镜头,描绘一幅立体的南昌高校图。

  南昌大学 山水园林中建起校园“航母”

  在中国高校中,一校有三个湖的不多见。南昌大学是一个。记者在该校前湖校区看到,这里山环水绕,风光绮丽。龙腾湖、润溪湖等水系蜿蜒于整个校园。

  传说中,该校前湖校区正门是全国高校中的一道门。整扇门呈圆弧状,总长数百米,高数十米。其中,三分之一是中国传统的牌坊式建筑风格,阳光照射下,“南昌大学”四个大字熠熠闪光;另外三分之二仿照罗马建筑风格,深红色的大理石材料凸显厚重。门前空旷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尊“世界和平女神”像。我们采访时,不少游客正在校园游玩观光。

  三个湖穿行校园

  南昌大学总共占地面积537公顷。在5个校区中,景色最美、面积的要数前湖校区。这里绿化率达53%,到处绿树成荫,仪凤山和来龙山保留着原生态植被,处处鸟语花香。每间教室和宿舍都能看见校园的美丽风景。

  前湖校区呈扇形布局,位于中心的教学主楼,是整个校区的标志性建筑,但被绿树嵌在校园深处,翻过校园的“来龙山”才得一见。教学主楼由南昌大学师生自行设计。空中俯视教学主楼恰似一只眼睛,透过天窗,望穿苍穹,学子将之称为“智慧之眼”。

  透过校门看去,“格物致新,厚德泽人”八字校训在“来龙山”下格外显眼。龙腾湖、润溪湖和尚未命名的湖等三个湖在校园内穿行,山清水秀,小桥流水,尽显园林风格。正门的右边,清澈见底的龙腾湖水随波逐流,与前湖对接,两条金光闪闪的龙形雕塑矗立在扇形的中心广场,异常壮观;左边,20层高的图书馆倒映在清澈的湖面上,随波荡漾,与周边树木、草坪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润溪湖紧挨着南门,旁边的小坡上绿树成荫,桃花盛开,我们仿佛来到了森林公园。三月暖阳洒落,草坡上坐着的学生们或诵读,或闲谈,或静思。

  走进学生宿舍楼,十多平方米的本科生宿舍,4人一间。从宿舍举目望去,远处绿树掩映的体育馆、篮球馆、游泳馆一览无余。

  江西的“211”高校

  “我们学校是江西省的‘211工程’高校。”南昌大学学生最引起自豪的是,学校是江西高校的领头羊。

  “佳山,佳水,佳人,佳风,佳楼”,这是对南昌大学最贴切的诠释。该校1997年被正式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结束了江西无全国重点建设大学、无博士点、无院士的“三无”历史。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合并后的南昌大学学科涵盖文、理、工、医等,开设11个学科门类的96个本科专业。

  学校正在打造江西省高等教育的“航空母舰”。该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中心2个,临床药理基地1个……

  人才培养结合地方优势产业

  “我们学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赣学列为南昌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建成了世界一流的赣客方言数据库和较为齐全的近代江西报纸和期刊收藏中心。”人文学院学生小刘如数家珍。

  学校人才培养结合地方产业优势,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紧扣江西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农业、新文化等优势产业项目,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学校先后与江铃汽车、洪都航空工业集团等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十五”规划期间,学校为地方、企业服务的横向科研项目达572项,有218项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15247万元,成为江西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

  学校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各类竞赛作为育人平台,倡导竞赛的“三结合”,即:把竞赛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把竞赛与科研和服务社会结合起来,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把竞赛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强调活动的群众性和学生的参与性,在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作为全国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该校还向本科生开放实验室、科研项目,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确定项目,跨专业、跨学院组成科研小组。

  在京招生计划在一本线上完成

  南昌大学一些学科按大类招生,如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对外汉语)、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历史学类(历史学、档案学)、哲学类(哲学)四个学科按大类进行招生。本科生在头4个学期学习学科基础课程,第5学期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程。

  南昌大学近年在京投放的专业大都是特色专业,招生计划为20人左右,在本科一批录取。该校在京招生计划均在本科一批线上完成,但一志愿生源均有不足,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均为当年的本科一批分数线。今年,该校新增西班牙语专业,目前分省招生计划正在制订中。

  该校招生办老师肖教燎介绍,往年,医学类、新闻、中文类专业比较受北京考生欢迎。今年学校计划把食品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重点专业投放到北京。北京考生第一志愿报考该校选择专业余地比较大。虽然该校近年一志愿在京没有录满,但二志愿考生专业选择余地较窄。同时,考生填报专业志愿时要考虑个人志趣、特长、身体条件等,不能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志愿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

  该校的机械类、建工类、电气类、信息类、材料类等理工科类专业社会需求量较大,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财经、文科类需求量较大专业包括营销类、财会类、物流类、贸易管理类、语言类等,每年都吸引不少企业进校揽才。

  北京考生学在南昌大学

  “京外上大学也是不错选择”

  高为为,大一女生,高中毕业于朝阳外国语学校,现就读于南昌大学中文专业。

  “我高考考了557分,第一志愿报考中国农业大学,没被录取,第二志愿报考的院校都是京外院校,目的就是第一志愿落榜后第二志愿能顺利录取。第二志愿选报京外院校成功率比较大,实践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我觉得,在北京考不上较好一本院校的考生,选择京外的院校比较明智。”

  “冲着专业选择南昌大学”

  刘淼,大一女生,高中毕业于北京101中学,现就读于南昌大学中文专业。

  “我去年高考考了538分,与第一志愿报考的首都师范大学差了几分。第二志愿被南昌大学录取,很意外,也很惊喜。入学后,我发现学校在环境、教学、师资方面都不错,还是一所‘211’重点高校,感觉有点因祸得福。

  我喜欢文科,填报志愿时采用排除法,没报法律、医学等热门专业,首选中文专业。后来在网上查询,南昌大学中文专业学科实力比较强,因此就报考了这所学校的这个专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