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睡眠:调整作息 科学睡眠

浏览 11

邹韶红: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从事精神卫生事业近10年

考前暗示自己很棒

邹韶红认为,考生目前最重要的就是以平常心对待考试。既不能期望过高,也不该消极应对。期望过高会增加无谓的心理负担,期望太低则难以进入的考试状态,从而影响考试的临场发挥,最终影响考试成绩。

邹韶红表示,考生应把高考等同于其他考试来看待,设法克服以往考试中心理上的不足,以求。自信心不足时,可通过回忆自己的优点和考试的成功经验来树立信心;早晨一起床,就暗示自己心情愉快、有信心,适当与同学进行交流以放松心情。

科学利用睡眠加分

睡眠是影响高考成绩的重要因素,每个考生和家长都很清楚这一点。随着高考日期的临近,考生睡眠非常容易被干扰,此时,考生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生物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饱满的精神迎接高考呢?

邹韶红对此表示,人体有24小时生物钟,应该保证定点入睡,定点起床,晚上12点上床,早晨8点起床。在临考这一阶段,把生物钟调整到状态尤为重要。睡眠的节律不能被打破,睡眠时间不能被分散成几段。生物钟会影响身体内分泌和神经周期的变化,对保证考生的竞技状态很关键。家长也要做好孩子的工作,帮助孩子放松心情,吃饭睡觉前勿谈高考,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针对如何科学利用睡眠为高考加分这一家长关心的问题,邹韶红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睡眠要充足。十七八岁的孩子,每天应保证有效睡眠7—8小时。其实,准备了这么久,这几天的努力对考试成绩的影响微乎其微,不如放下包袱,安心入睡。当然睡眠有个体差异,短眠型的人可以睡少一些,但也要睡够。所谓睡够,就是睡后头脑清醒,白天精力充沛。

许多考生喜欢在考前挑灯夜战,晚睡早起。这种做法虽可以理解,但挤占睡眠时间太多,睡眠时间太短,大脑得不到应有休息,就会影响大脑的反应敏感度、记忆力、思维能力,也会影响人的心理情绪。“邹韶红说,由于睡眠对记忆和思维会产生影响,被称为REM(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提高记忆力非常重要,如果能有充足的REM睡眠,可使思维更活跃,记忆力提高。

第二,睡眠要守时。睡好的第一要诀就是守时。睡不好的人,大多与他们睡眠不守时有关。一个人形成了睡眠作息习惯后,也就定好了他的生物钟,形成了他的睡眠—觉醒节律,以后就要严格遵守。每天按时上床睡觉,定时起床,不要随意变化,打乱生物钟,这样生物钟就会每天“指示”你睡眠和觉醒,使你获得好的睡眠。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考生近一两年来生活不规律,有慢性失眠症状,要在考前这几天调整十分困难,就不要勉强了,按自己原来的生活规律参加考试就好了。

第三,失眠有办法。有些学生形成了晚上“开夜车”、白天睡觉的习惯,这种睡眠—觉醒节律极不利于高考。因为高考安排在白天,如果考生最清醒的时候是晚上,最不清醒的时候刚好是考试时间,就会影响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正确的做法是:在复习阶段,应按高考时间调整作息,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上午和下午。调整方法是临考前一两周内坚持晚上10点前睡觉,早上6点起床,每天都如此。几天过后,就会慢慢适应早起早睡的习惯。

别把功课带到床上

已经失眠或睡眠不好的考生,如何能在考前睡个安稳觉?邹绍红对此也给出建议。

首先考生要对失眠有个正确的认识,偶尔失眠也不要灰心气馁,仍需按时作息,早晨应准时起床。其次要坦然面对失眠。偶尔失眠后不要有“求睡”心态。正确的做法是让身心放松,闭目养神,同样能够起到休息的目的。再次,不要把功课和考试带上床。上床之前半小时应在安静中度过,不要看书、想问题;上床后,要排除一切杂念,不要思虑复习或考试。

营造睡眠良好环境

第一,营造好的睡眠环境。考生每天睡觉前为自己营造一个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的清新空气,拉紧窗帘,幽暗的光线、轻柔的音乐、干净的被褥,让周围一切充满足够的暗示……该休息了,好好睡一觉吧!

第二,常做深呼吸。考生可在睡不着时做一些放松练习,深深地吸气,速度很慢,吸入足够的气体后,停止片刻,然后慢慢呼出,既慢又均匀,反复几次,让身体放松,这样可以缓解不是很严重的失眠状态。

第三,运用心理调整的方法。如果以上做法都不奏效,说明考生的失眠在某种程度上与心理稳定程度有关,这时可以运用心理调整的方法:找出自己目前不足的地方、最担心的问题,然后计划一下,不再为考试的事忐忑不安。

第四,采用食疗方法。比如可以尝试睡前喝一杯热牛奶,调整呼吸,静静聆听,随之想像着慢慢进入梦乡。

第五,依靠外界帮助。对于严重的失眠情况,考生可以回想一下,在失眠时脑海里经常出现什么想法,什么感觉,用笔记下来,第二天看一下,这些问题自己能否解决。如果可以,就在现实中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不行,请及时向心理咨询师求教,在外界的帮助下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