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后,学生能进入哪类高校学习,是“211”还是普通高校?毕业后是否容易就业?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麦可思公司在公布《2010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并作为教育部、各省教育主管部门、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权威参考之后,再次分析出“家庭阶层对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的影响”,对来自产业与服务员工家庭、管理阶层家庭、农民与农民工家庭、无业与退休家庭和专业人员家庭这五大类家庭的子女的入学、就业机会做出系列调查,发现不同家庭阶层的子女在入学、就业机会上也存在着差异。
家庭阶层
问卷22万份受访者被分成五类
根据家庭阶层的差异,调查将受访者分为产业与服务员工子女、管理阶层子女、农民与农民工子女、无业与退休人员子女和专业人员子女这五大类,分别对其入学分数、就业数量以及就业质量等多方面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出家庭阶层对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的影响。抽样达到约50万人,回收问卷24.5万份,有效问卷22万份。
入学机会
就读重点校管理阶层子女最多
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不但在学习上表现得更加刻苦,而且他们的入学分数也相对较高。调查显示,无论在重点或是普通高校中,农民与农民工子女的录取高考平均分,都是各类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中的,一般来说,平均较同类院校其他家庭毕业生高出15分以上。
调查分析了五类家庭背景的子女进入“211”院校的高考平均分数,其中农民与农民工子女的平均分,为576分,其次是来自产业与服务员工家庭子女,而管理阶层子女与专业人员子女的平均分数为557分,仅略高于无业与退休家庭子女的平均分数。同样的,这五类家庭的子女中,考入非“211”院校和高职高专类院校的高考平均分数排名,均数农民与农民工子女的平均分数。
然而,分数高并不一定代表能进入好学校的机会就更多。调查发现,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员工子女较多就读高职高专院校,而管理阶层子女较多就读“211”院校。在2009届大学毕业生中,来自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员工家庭者,就读“211”院校的比例分别为38%和22%,均低于这两类家庭子女在生源中的比例40%和25%。
管理阶层子女就读“211”院校的比例为15%,而管理阶层子女在生源中的比例为14%,管理阶层子女就读“211”院校的比例要高于其在生源中的比例。
就读专业
五类毕业生所读专业差别较大
调查显示,五类家庭阶层毕业生在高校就读的本科专业也不相同,农民与农民工子女就读农学、工学、理学等专业的比例较大,而就读文学、经济学、医学、法学的比例则低于2009届本科毕业生的实际分布比例。
管理阶层子女就读管理学、经济学的比例较高,就读工学的比例较低。产业与服务员工子女就读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的比例较高。无业与退休人员子女就读工学、管理学比例较高;专业人员子女就读工学、管理学、文学等专业的比例较高。
专家观点
心理辅导消除成长负面影响
专家表示,农民与农民工子女接受基础教育条件较差,与城市家庭子女取得同样高考分需付出额外努力,录取的偏高分数造成了农民与农民工子女的双重弱势,即教育资源与高校录取的弱势。要帮助就业弱势家庭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高校除组织更多招聘会、提供更好求职平台外,尤须加强辅导求职策略、辅导简历写作等求职服务,对来自失业、无业家庭的学生给予求职心理辅导,消除成长阶段受失业和无业父母的负面环境影响,加强奋斗精神与自信心,帮助农民及农民工家庭的学生扩大知识面,更好地融入城市。
(城市快报 于海珍)
数据:农民子女高考成绩高出其他家庭15分
浏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