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6月6日,陪着孩子看考场的家长在成都市石室中学校门前等待孩子。 新华社记者 陈燮 摄
一年一度的高考(论坛)在举国瞩目中降下了帷幕。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便是紧锣密鼓的阅卷、亮分和录取。而这“三部曲”中的每一部,都将牵动成千上万的考生及其家长那早已绷紧了的神经。
高考,历来被国人视为“神州第一考”。这短短三天、份份试卷,凝聚着莘莘学子十年寒窗所付出的汗水心血,更维系着每个学生的未来。考场上的得失成败每每会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前程。因此,要求人人都能对考试成败处之泰然,置得失于度外,恐怕不太现实。
但是考试之后,面对既成事实能否正确对待子女考分的高低,孩子过线后能否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尤其是如何安抚考试中发挥失常乃至落榜的孩子,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恢复自信,这些都是每位家长必须慎重对待,而且只能“考”好不能失误的一道道“必答题”。事实上,并不是每位家长都能在这些“考题”面前拿到及格分的。
名落孙山,未能被大学录取,或是虽被录取,却不是自己向往的学校或专业,这是每位考生都不愿碰到的事情。但这恰恰又是相当一部分考生和家长必须面对的现实。就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状况而言,能被优质大学录取的学生毕竟还是少数,能进入高校、热门专业的考生比例则更小。然而,偏偏有不少家长将孩子成才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此,认为考不上大学、上不了就没了前途,甚至等于毁了一生。更有甚者,将孩子考分的高低、能否考上大学、上了何种档次的学校与自己的面子、荣辱维系在一起,亲朋同事之间相互攀比。
这种“孤注一掷”的狭隘成才观、“子荣父贵”的荣辱观,使得“几家欢乐几家愁”成为每年高考之后必然出现的一道很具“时令性”的风景。而这必然会使那些考场失意的孩子蒙上重重心灵阴影。考场受挫,已经让不少孩子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如果再加上家长的责难、老师的冷眼、同学的轻蔑、邻里的讥刺,他们的心理如何能承受。每年高考之后,总有考生出走乃至轻生的消息见诸媒体。细思之,这与我们的家长未能及时给孩子减负降压、作好沟通有着很大的关系。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跟以往相比,今天的社会为青年一代提供了更多成才的途径。年轻人只要胸怀大志、脚踏实地,又肯付出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上都可以有所作为;相反,如果不思进取,即便考上大学乃至上了,也难有所成就。这一点,当家长的不仅自己要明白,更要向孩子讲清楚,使他们能够从容面对一时的得失。更为重要的,家长应让孩子在家庭的关爱、温馨中,恢复信心,重树大志,再展宏图。
孩子考完,又到了考验每位家长的时候。但愿每位家长都能够坦然面对孩子的成败,在这场考场外的测试中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王淦生)(光明日报)
高考家长能否“考”好“必答题”?
浏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