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学业考成小高考 部分校长呼吁给豁免权

浏览 8

从2009学年起实施的本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经过将近一年的运转,今年7月终于“开闸”:《地理》和《信息科技》两门学业水平考试之后,5万多高一学生显然“几家欢乐几家愁”。

  对高中学业考试,“爱它不容易”。近日在一次教育座谈会上,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提出,是否应当对实验性示范性一类的高中“松松绑”,给予一些“豁免权”。因为教生物的他,发现为了学业水平考试,一些相关的实验课已受到冲击,他担心这样的学业考试,很容易使应试倾向更为“抬头”。

  学业考与高考的相关性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与高考录取相关,对促进学生全面掌握高中知识会有一定的作用,但重视程度肯定不会很高。同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校录取相关了,功利性又会太强”,这是许多高中校长对此的普遍反应。

  现在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明确规定成绩可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化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本市其他普通高等院校也可逐步探索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自主推荐进入高校的重要依据之一。这就把原先只是认定“水平”的考试,变成了能不能在高校录取中取得“权重”的门槛。由于这种考试是由市教育考试院组织的,多了几分严肃的意味,监考老师宣读的考场注意事项的条例也比学校组织的考试更为具体和细致。为了更好地维护考试的秩序,这次首场考试的各个试场配备了两位监考老师,其中一位还由各区统配,由他校老师出任。这样的监考阵容,很容易让人产生“小高考”的联想。

  考理想大学须平均用力

  记者曾经来到一些高中学校的考试现场,发现对这种考试,高一学生很为看重。市中心城区某高中的地理老师说:“考试前几天一直接到学生来电,询问相关内容,直到上午开考前,还有学生发短信进行最后征询,可见他们对此的重视程度。”一位校长分析说:“虽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现阶段不能代替高考,但由于这个考试结果与将来大学招生有许多联系点,因此,每个学生考试的最终结果将会影响大学录取与否。这样的权重,学生是不能不重视的。毕竟10个‘A’与8个‘A’2个‘B’的成绩,尽管都是合格,却还是有差别的,并且这种差别在招生时的影响不能低估。”

  于是,不少学生为了搏全“A”,平均使用力量。一些高中为了满足学生的愿望,也开始了“一门盯一门”的“紧逼围”,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在高校招生中取得更多的优势。

  应当让学生学有所长

  一位成绩优秀的高中男生,原来兴趣相当广泛,学习压力也并不大,现在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后,尽管嘴上说“没什么关系”,但私下已悄悄地调整了计划,因为他母亲已定下“规矩”:考不好就不要玩感兴趣的东西了。

  杨振峰说,现在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其实是需要学生有个性特长。建平中学曾有一名学生,高中三年研究《周易》,高考高分,却只报考中医药大学,准备深入研究《易经》。另一名学生,高一、高二成绩优秀,他如果加试物理或化学,则可获得高考高分,但他却选择了加试生物,其理由是理化已经学得很好了,要使自己的科学知识更加全面,加试生物是的选择。最后该生高分考取复旦大学。他认为,如果只为考试,现行的教育体系已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该校一直着力打造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目前学校的拓展型课程多达上百门,基础性课程的模块化初见规模,学生自发成立的社团达到50多个。然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门门过关”、“门门优秀”,势必让有想法的学生顺从无奈,让有间回到应试上来。

  杨振峰等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校长呼吁,能否对一些办学水平高、学生素质高的高中,实行学业水平考试的“豁免权”,或由学校通过一定方式进行,让更多的学生把时间和精力真正用到刀口上,这有利于他们长远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