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和一千二百名贫困生(组图)

浏览 5





 “别人觉得我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我觉得非常平常,只是做了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事情。”58岁的邱良炳是定安人,在广州工作。身为工薪阶层的他,1990年拿出第一笔资金1万元在家乡成立“邱良炳教育基金会”,20年来,他从工资中共挤出38万多元资助定安1200名贫困学生。

  “别人觉得我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我觉得非常平常,只是做了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事情。”这是邱良炳经常说的一句话。

  58岁的邱良炳是定安人,在广州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身为工薪阶层的他,20年来干了一件很不平常的事———20年里,他省吃俭用从工资中共挤出38多万元资助家乡的贫困学生读书,共有1200人次得到资助。

  年少受恩终身难忘

  8月20日,海南日报记者在定安县城见到了邱良炳,他是专门回来捐助今年考上大学的10名定安籍贫困生的。邱良炳穿着一件红色上衣,脚上是双老旧的皮鞋,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衣服是单位发的,鞋子是去年买的,因为要资助贫困生,他平时很少买衣服,大多穿单位发的工作服。

  邱良炳是农民的儿子,1952年出生在定安县新竹镇龙坤村。6岁那年,他失去了父亲;12岁,母亲又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母亲去世后,姐姐出嫁了,不久哥哥也参军入伍,刚刚过完11岁生日的小良炳成了孤儿。

  邱良炳的父母相继去世后,村里的乡亲和当地政府给予他极大的帮助。他每个月都能从乡政府领到4元钱补贴,每年领到一床棉被。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校从未收取过他一分钱的学杂费和书本费。今日婶婶一碗粥,明日叔叔一把萝卜干;白天邻家阿娘帮他晒谷子,夜晚村里的嫂嫂灯下帮他缝补衣裤,学校里的同学、老师经常给他送来笔和作业簿,使他顺利完成学业。

  在家乡父老的帮助下,1975年,邱良炳高中毕业后到林场当了工人,后来被送到华南农业大学读书。

  乡亲们的爱,让邱良炳终身难忘。他说,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他不可能有机会出去读大学,也不会有现在的好日子,从工作那天起,他就下决心要回报家乡回报社会。

  知恩图报资助贫困生

  大学毕业后,邱良炳被分配到广州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这对于来自定安一个小乡村的他来说是幸运的,因为有了一份固定收入,而且是在大都市生活。邱良炳非常努力,1979年参加检验检疫工作以来,他曾9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多次被广州检验检疫局河南港办事处树为“党员示范岗”。

  邱良炳第一次资助贫困孩子是在20年前。1990年春节,邱良炳回老家过年,看到当时村里的状况,他的心情变得很沉重。他发现村里有不少孩子因为贫困读不起书,小小年纪就在家务农,有的甚至迷上了赌博。他在走访中得知,一个400人的龙坤村,文盲竟占全村人口的80%以上。

  “那年春节,我连续几天都没有睡好,一直想着怎样改变家乡和帮助村里孩子上学的事情。”邱良炳说。

  邱良炳越想越难受。与妻子丁英凤沟通后,当年,他拿出平时节省下来的第一笔资金1万元在村里成立“邱良炳教育基金会”,并决定,每年至少捐资3000元补充教育基金会,资助因贫困交不起学费的穷孩子。

  这一举动,在村里引起很大反响,不少村民看到有基金会出资赞助后,纷纷送孩子上学。“我们还记得当年许多辍学的孩子又陆续返校了。”龙坤村村民邱启洲回忆说。

  邱启洲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在“邱良炳教育基金会”的影响下,这些年,龙坤村每年都有孩子考上中专、大学。

  起初,邱良炳成立基金会仅是为了资助龙坤村的贫困孩子,但20年来,随着基金会的影响不断扩大,新竹地区不断有人向邱良炳求助,希望得到基金会的帮助。从此,他的基金会也从龙坤村辐射到全镇,再扩大为资助定安地区的贫困生。如今,每年他都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就是资助10名贫困大学生上学。

  让邱良炳欣慰的是,这些年来新竹地区学生学习风气越来越好,每年都有几十名学生考上大学,今年共有20多名学生考上一本,创该镇历史成绩。

  20年资助1200名贫困生

  工作31年,邱良炳已是广州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一名副处级干部,月工资6000多元。与过去相比,工资是涨了不少,不熟悉他的人都觉得不解:他太俭朴了,穿着几十年如一日,永远都是单位发的服装;熟悉他的人却都被他深深感动,收入增加了,邱良炳却更加省吃俭用,每年资助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6000多元的工资,被邱良炳分配得很清楚,每个月拿出3000元存进基金会账户内,以资助更多的贫困生,剩下的钱留做生活和养老的费用。这些举动,也让一些人觉得他很傻,为何要资助那么多贫困生,为何不留下钱来出去旅行或回老家盖栋房子?但邱良炳觉得傻有傻福,因为有了他的资助,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继续读书,由此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也减少了社会压力。

  20年来,邱良炳不但自己很少买新衣服,妻子丁英凤也总是几件旧衣服洗了穿,穿了洗。“给我买衣服,老邱总有说不完的困难理由,但资助贫困生,他就一点都不‘吝啬’,有多少资助多少。”丁英凤说。

  当今年考上重庆交通大学的定安籍贫困生邱启钦,正在为高额学费发愁时,邱良炳给他送去了2000元资助款。他告诉记者,有了邱叔叔的帮助,他可以安心上学了。

  据统计,20年来,邱良炳自己掏了38多万元,共资助1200人次的贫困生。龙坤村女孩王媚因家庭贫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失学了。在邱良炳的资助下,王媚顺利读完小学、中学。1999年,她还考上华南农业大学,大学期间邱良炳又继续对她进行资助,目前,她已毕业并且在广州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回报社会是一生的事

  再过两年,邱良炳即将退休。有人劝他,退休后应该好好享享清福,不要过得那么辛苦了。但邱良炳觉得资助贫困生是一生的事情,不能因为退休而结束,这项工作还得继续进行下去。

  老邱说,他对自己的人生要求是:要学会认识自己,要学会帮助别人,要学会回报社会。“回报社会不是一时的事情,而是终身的大事。”8月23日,邱良炳对海南日报记者说。

  邱良炳告诉记者,退休后他将回到家乡。他已给自己定下目标,回到家乡后,还要节省下更多资金继续资助贫困生。此外,他还想联系当地企业,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资助贫困生的队伍当中来,使更多贫困学子有书读,将资助学生进行到底。(文\海南日报记者 洪宝光 特约记者 傅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