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发布了最新的大学50强排名。与去年相比,总排名相对稳定,两所在京高校新进榜,挤掉了去年在榜的两所东北学校。此外,作为社会评价的指标之一——高考(论坛)分数排名,与学校的学科实力之间并不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很多学校真正的学术能力因为种种原因被社会低估或高估。
增加两个国际性指标
人大版大学排行榜今年已经是第三年发布。针对国内大学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今年人大高等教育中心在制定排行榜时,引入了两项国际指标,分别是SSCI论文和留学生指标。
人大高教中心副主任舒颖岗解释,SSCI论文主要用于考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国际发文水平。此外,增加留学生指标与采用高考招生的意图相似,通过该指标,不仅可以考查一所大学的国际性程度,更是将留学生指标作为衡量一所大学社会影响力一部分。与高考招生相对应,实际上留学生指标是国际学生对中国大学的“投票”,体现了一所大学国际影响力和吸引优秀国际教育资源的能力。
北语留学生比例
从结果来看,留学生排名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北京语言大学成为留学生青睐的国内高校,其留学生比例达到40%以上,远高于其他国内高校。
排名第二至第十的分别为复旦、北大、北京中医药大学、清华、人大、武大、北师大、对外经贸大、浙大。前十名主要为特色型高校和综合性大学。从地域看,除武大外,其余9所大学均集中于东部地区,尤其集中于北京,区位特征明显。
舒颖岗强调,应该正确看待留学生指标。对中国高校而言,留学生并非越多越好。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与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大学的留学生比例高相比,中国绝大多数大学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与之攀比。之所以设置该指标,是因为尽管我国来华留学生数量增加很快,但在现阶段我国大学中的留学生比例仍然较低,教育部及工信部所属的80余所大学的平均留学生比例不足3%,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排行榜结果稳定性强
比较去年的榜单,今年榜单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排名结果的稳定性。虽然更新了常规数据,并增加了留学生和SSCI两个指标,但和去年的榜单相比,上榜大学的重合度仍在95%以上。其中,1/5以上的上榜大学名次未变,而名次变化在3名以内的则占到了80%;尤其是排名前20的大学,位次未发生变化的有5所,而其余15所名次变化也均在3名之内。与去年相比,今年的50强中仅有两所大学新上榜,上榜重合率在95%以上。新上榜的两所大学分别为北京语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而下榜的分别为东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一流高校占三成
人大版2010中国大学50强体现出了较强的地域性特征。50所大学分布于18个省市中。其中,北京高校集中了16所,占50强的32%;上海7所,占14%;江苏4所,占8%。该三省市位居全国前三名,所拥有的上榜大学占50强的54%。
从区域来看,东部高校占绝对的位置,有38所大学上榜,占76%;中部和西部均有6所大学上榜,各占12%。高等教育资源集中于东部的特征极为明显。
中国大学50强排名出炉 北京一流高校占三成
浏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