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广西2010年高校招生咨询会(简称“咨询会”)的第二天,现场迎来不少区内各地的考生家长。记者在现场发现,不少家长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在指导孩子报考时不免出现偏颇。
误区一:分数照搬往年
“老师,今年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多少啊?”“我这个分数,能上你们学校吗”……在咨询会上,分数是家长们咨询得最多的问题。类似的问题把招生老师给难住了,他们只能告诉家长“录取分数不是学校决定的,要看考生报考的情况”。
“你们学校去年不是570分录取吗?”一名家长的小孩今年考了570多分,对招生老师的答复“这个分数有些风险”,她表示质疑。在咨询会上,不少高校会粘贴出该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以供考生和家长查阅参考。本是一个参考系数,不少家长却误把它当成衡量的“尺子”,拿孩子的分数“对号入座”。
对此,一名招生老师颇为无奈:高考试卷的难易程度每年不一样,而且报考学校的人数也不一样,这会导致同一学校不同年份的分数线差别很大,比如2007年广西本科一批最低录取控制线为574分,而2009年仅为523分。家长这样参照往年分数线而盲目选择高校,很容易出现失误。
对于学校而言,分数线的意义其实只是用作学校之间参考。但是,对于同一所学校而言,单纯分数的意义是不大的。对于考生而言,名次比分数绝对值更有价值。考生完全可以依据排名,来判断一下自己报考哪个层次的学校更有把握。
误区二:专业专拣“热门”
“你们学校什么专业?”这是不少家长频繁提问的话题。几所高校的招生老师对此也感觉头痛:“怎么回答好呢?所谓‘热门’和‘冷门’总是相对的,每年随就业形势出现变化。其实对考生来说,专业没什么好坏之分,关键是否合适自己。”
在咨询会现场,不少接受咨询的招生老师反映,现在的家长们对专业的选择仍有些盲从,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热门”。不少家长把院校的热门专业问了个遍,却发现“热门”专业都比学校其他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高出一大截。
中南大学一名招生老师说,其实,专业的“热”与“冷”是相对的。一些专业由于就业前景看好,填报的人多,就形成了“热门”专业,但今天的“热门”专业明天可能会演变“冷门”专业。以曾经的“热门”计算机专业为例,如今由于该专业人数太多,事实上的就业形势并不像前几年那么火爆。
此时,考生和家长最需要做的是了解不同专业所开设的课程,看看孩子对这些课程是否有兴趣,而不是仅仅比较哪个专业的就业形势。毕竟,专业选择后还需要孩子去学习,如果孩子本人对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根本没有兴趣,那么这个“热门”专业对孩子也没有意义。
误区三:想把孩子留在身边
6月26日,咨询会现场,除数所大学外,其他区外高校的展位前显得比较冷清,但区内高校展厅却非常火爆。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家长表示只要有可能,就尽量让自己的孩子在区内读书。
“不要离得太远,可以多关照一下。”一名来自北海的家长说,孩子分数超过二本线30多分,按理说考去外地也可以,但是他还是想让孩子读个区内的学校,毕竟“就这么一个孩子,谁都想孩子在身边有个照应”。
事实上,家长们的这一想法,在近两年的招生录取中已有所体现。吉林大学一名招生老师告诉记者,他们近几年在南方各省招生情况都不如往年理想,这和家长们的心态是分不开的。很多家长怕孩子在北方身体吃不消,离得远又没有照应。另外孩子的就读成本也是家长们如此考虑的一个因素。
对于家长们的这种心态,这位老师认为,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较大。孩子留在父母身边,固然可以让孩子得到多一点关照,但是却失去了去外边独立生存的机会,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却是一种损失。(记者 刘琼)
2010年高校招生咨询会家长提问凸显三大误区
浏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