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姑娘被北大医学部录取 笔记做了近20本(图)

浏览 7

冒丹丹
  三年前,她还是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喜欢做梦的懵懂姑娘;三年后的今天,她以426分的高考成绩单叩开了北大医学部的大门。对冒丹丹来说,这只是人生中的一站,她早已为自己定下了下一阶段的目标——八年后以医学博士的身份进入医学界大展拳脚。冒丹丹这个独立乐观、勤奋踏实的小姑娘,虽然没有优越的物质条件护航,但她依然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最值得骄傲的财富。

  高中三年记下二十本笔记

  高考结束后,冒丹丹最宝贵的行李就是那近二十本的笔记,那里面记录了她高中三年所有的心血。周围的同学都知道,做笔记是冒丹丹的一大爱好。无论是哪个科目,她都喜欢用做笔记的方法来学习,她认为“只有分专题、分阶段,才能让知识点一目了然”。

  比如语文科目,她从高一开始就把所有的考试内容按照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训练、试卷分析等条目进行有机分类。其中作文训练那一块儿是她从课外的杂志书刊上摘抄的精彩片段,这是她最得意的一部分积累。而最有实用价值的莫过于试卷分析了,大多数的同学往往只总结些错题或者典型习题,而她精细到把所有类型相同或相近的习题都放到一起,做成专题,然后再分析做这一类题目的通用方法有哪些。在冒丹丹的眼里,从来没有独立的一“道”题,而只有上联下通的一“类”题。

  每天布置自己50分钟数学题

  在这次的高考中,冒丹丹的数学拿了高分,而她学数学的秘笈就是多练。但她的“练”不是搞“题海战术”,而是打“持久战”。“盲目地大量做题只会降低效率,滋生厌恶情绪,而每天坚持做一些,才能真正‘积跬步而至千里’”,这就是冒丹丹的学习理论。

  冒丹丹一直要求自己充分利用在学校里的时间,尽可能地把老师布置的练习在校内完成。每天回到家,她就会给自己布置半小时到50分钟能做完的数学题量,有时是一些填空题,有时是几道大题。除了做新题之外,她还会时不时地把高一、高二的老题目翻出来重新做过,“老题新做”不仅不会忘记以前的知识点,还常常会因找到新的解题思路而获得意外的惊喜。

  备考期间每天中午听新闻

  记得有一次考试,冒丹丹因为看错了答题卷上的序号,结果错了一大片。虽然这样的低级错误让她在那次考试中名落孙山,可她一点也没觉得失落,只是暗暗下决心要改掉自己粗枝大叶的毛病。“我很会安慰自己的,考得好了我就认为是题目适合自己而已,考得不好我就觉得反正不是高考,关键是要找到出错的原因”,这就是冒丹丹面对错误的态度。

  临近高考的最后两三个月往往是考生们压力的阶段。冒丹丹寻找到了一种独特的舒缓压力的好方法,那就是每天中午用收音机收听新闻。这个“不务正业”的习惯让她受益不少,“一来了解了时事、开阔了眼界,二来可以让大脑休息一下、放松下心情,一直紧绷着学习的话反倒没有好效果。”

  学习经验要做好长期规划

  能在高考中取得这么高的成绩,冒丹丹说做好规划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从进入高一起,冒丹丹就有强烈的规划意识。她对时间的规划性不仅体现在每天的学习任务安排,更体现在她对自己高中生涯的长期规划上。

  冒丹丹认为,高一、高二学习相对不紧张,可以多花些时间阅读课外书籍,丰富见闻、提高修养。在对各学科的学习安排上,她把更多的精力分配给了语文和英语这种特别需要花时间细细琢磨的科目。进入高三,她的思路就转向了专门针对高考试题的实战训练上,学习上以多做题、多分析题为主,尤其是数学题目的钻研,成了她的学习重心。

  实习生 易敏 本报记者 杨彦

  老师评语

  如东中学高三(1)班班主任汤小妹

  冒丹丹同学身上始终带着农家孩子的憨厚朴实,同时又不乏灵气。她勤勉踏实,善于钻研,尤其是对其感兴趣的物理学科的学习,更是投入了大量精力。虽然曾在全省的物理竞赛中遇到挫折,但她不以拿奖为终极目标,而是更加重视备战竞赛过程中对自己思维的开拓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进入高三后,她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迅速适应了紧张的复习节奏。面对成绩,她能做到宠辱不惊,即使考得很好,也能静下心来分析试题、查漏补缺。此外,她还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特别懂得心疼外出打工的父母,凡事都自己扛着,尽量不给父母添麻烦,这也造就了她独立自强的个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