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二批出现“生源荒” 高校面临“淘汰赛”

浏览 5

考生家长在高校摊位前咨询。(资料图片)

虽然专科二批线划在了史无前例的190分的超低分,但仍出现近3万人的招生缺额;民办专科院校投档线集体下滑,有高校招生人员预测,今年约有10万考生放弃填报志愿……26日,记者采访多所高校了解到,今年的专科二批录取多数院校出现“生源荒”,竟有高校招生上千人,只招到十几人的情况出现。经过这些年急速扩张,如今的部分高校正因为生源紧缺和流失,被推到了尴尬境地。面临这一“淘汰赛”,多所高校认为,应该培养优势专业、形成良好的就业口碑,以苦练内功的方式吸引考生。

■数据

专科二批招生惨淡

今年的专科二批省控线一“问世”,立即引来哗声一片:相比去年的210分,今年的录取线仅仅划在了190分。20分的落差让不少民办专科院校的老师倒吸一口凉气。

“看到今年分数线这么低,我们就知道,今年的录取要遭遇小年了。”青岛一所民办专科院校的招生老师告诉记者,以往年的经验,一般省控线都会比资格线高出10多分,而今年没有任何调整,明显就是填报志愿的生源不足。

“按理说,这个分数线,高考(论坛)成绩达到190分的考生,只要对学校不挑不拣,肯定都会有学上。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名招生老师告诉记者,今年省内普通高考最终招生 48 万多,专科二批有28000多个招生计划未完成,普通高考生有60多万,即使排除极少部分190分以下的考生,也意味着约10万考生放弃填报志愿。

从今年专科二批一志愿投档情况来看,各类院校的缺额情况都很严重,以普通文理科为例,普通文科参与录取 593所院校,缺额院校454所,缺额率高达77% ;普通理科参与录取 656所院校,不满院校553所,缺额率更是高达84%。

■乱相

为争生源用尽手段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多家民办院校内部,出现了很多争抢生源的乱相。有的学校给老师打出招生“价目表”,招来一名考生给500元到1500元不等的奖金。在每年的生源争夺战中,许多民办学校利用虚假和夸大的宣传吸引学生的眼球。一些民办高校利用学生和家长对民办教育不太了解,分不清哪些院校是国家计划内统招院校,哪些是民办自考的间隙,打着公办院校的牌子去招生。。

此外,还有老师和中学的领导私下签口头协议,如果让符合条件的考生在第一志愿填报自己所在的院校,就能拿到一定的回扣,此外,很多学校还提前许诺“如果报名就一定上”。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民办高校招生的手段很多,目的就是为了吸引考生。但在今后的招生中这几招好不好使,就很难说了。“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高校倒闭说’就很可能成为现实了。”


■建议

形成自身优势专业

那么,面临一个严峻的情况,高校该如何加强内功,吸引考生?26日,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目前很多民办高校的招生遭遇“滑铁卢”,但岛城仍然有不少学校专科招生比较平稳。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负责招生的赵院长告诉记者,今年该院的专科二批招生成为山东省独立学院中第一志愿录满的院校,而且文理科录取线分别高于我省专科二批资格线187分、94分。

谈到“内功”两个字,赵院长认为,招生院校一定要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和好的就业口碑。“如果学校的毕业生连续几年的考研(论坛) 率、升本率很高,同时就业情况很好。那么报考该学校的人只会增不会减。此外,学校一定要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就是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这样一来不用夸大宣传学校的招生都不会少。”

和赵院长的观点一样,青岛大学负责本科招生的肖江南主任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大家目前对专业越来越重视,报某所高校的强势专业就意味着比较好就业。”肖主任说,最后一条很关键的就是“口碑”,在校生如果认可本学校,就会推荐亲朋好友、兄弟姐妹来学校上学,进行口碑上的宣传,反之亦然。

■提醒

选民办院校先查资质

针对目前在招生乱相中存在的考学安全隐患,有专家表示,考生和家长在选民办高校前要做好以下准备:

首先,要认真审查其是否具有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招生资格和学历是否得到国家承认,招生简章和广告是否经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机关审批;其次,必要时可到教育机构网站查询该学校的年度招生资格 ,在报名前,学生和家长应先实地考察学校的办学条件、设施和教学质量,防止上当受骗;再次,如发现某某大学“分部”、“分校”等字样,应先到教育部门咨询,不掌握和了解情况,不要轻易报名;最后,在报名时 ,学生和家长应与校方签订相关合同 ,将校方的都写到合同中,并约定违约责任,在交费时要向学校索取正式发票或有效收据,并妥善保管。

一旦遇到消费纠纷,应及时向教育部门和消协申诉或投诉,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 ,该专家表示,大多数民办教育是好的,有的还专门为贫困学生设立了奖学金制度,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中外合作办学应注意树特色立门槛

2010年高校招生专科二批录取刚刚结束,与往年情形相似,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虽然占据了本科三批和专科二批的相当份额,但总体来讲依然受到冷遇。青岛市内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都参与了招生投档,但完成投满计划的却没有几家。而且两个批次情况极不相同,本三“饱”专二“饥”。只要肯花钱,就可以用较低的分数上学,中外合作办学一定程度上是“拿钱买学上”的别称。在生源萎缩的今天,中外合作办学是诱惑人的营养套餐,还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中外合作办学又该走向何方?

现状 两批次招生“冷热两重天”

自2003年起,岛城高校如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经济学院、青岛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相继举办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有“留学直通车”之称,与传统留学相比,缩短了在国外学习时间,可大大降低留学费用,一度受到学生家长青睐。

在今年的招生中,青岛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计划中,本科三批。录取学生中不乏高分考生,文科录取分620分。

与中外合作办学中本科三批“热”相反的,则是专科二批的“冷”。直到专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结束,驻青高校中完全完成中外合作招生计划的也就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等几所。甚至连中外合作办学口碑一向不错的青岛科技大学,也在第二次征集志愿时 ,把一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计划转到了高密校区的普通专科计划上,结果这部分计划录取还不错。

原因 考虑花钱买学上“值不值”

为何本科三批和专科二批招生“冷热两重天”,不少专家道出了部分原因。岛城一名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外合作办学的学费很高,吸引考生和家长报名的原因,只为了能拿个好一点学校的本科文凭。

“在我看来,很多学生报考中外合作办学并非真心,只不过是花钱买个学上,如果花高价买个本科自然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比较值,但如果花几乎同样的价钱买来个‘专科’,很多人都会打退堂鼓,毕竟在国内,怎么样还混不到个专科学历?干吗要花大价钱。”此外,该负责人进一步分析,目前国家扩招的力度如此之大,再过一两年考学将普遍容易,“花大价钱买个文凭”就没有必要了,如此一来,中外合作办学的生源将更成问题。

建议 办出特色才能走得更远

那么 ,岛城的中外合作办学将何去何从?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提高呢?

“中外合作办学既要有自己的特色,又要结合中外教育的特色。一不小心就会落入俗套中去,成为教育界的实验品。”谈到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未来,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赵院长认为,想要提高招生质量,就不得不设立“门槛儿”。因此,各个院校在招生中还要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和口碑。结合外国教育的同时,也要把自身的特点融入进去,此外还要积极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此外,青岛大学招生办负责人肖江南认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方面适应了国家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学校加大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力度,借鉴外方在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办学办校理念创新等方面的有益经验,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