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玛朋措(右)在帮新同学搬运行李。北京考试报记者 郝 娜 摄
8月25日,清华新生报到当天,新闻媒体的摄像机、闪光灯聚焦到了一名来自青海玉树的藏族小伙儿身上。玉树地震发生后,他带领全班同学迅速转移到安全地点,并从废墟救出四人。临危不惧、勇于担当的他感动了众多专家组成员,终被顺利保送到清华大学。他也成为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就读清华的第一人,他的名字叫尕玛朋措。
地震中组织同学疏散 救出两名老师
一见到尕玛朋措,就被那双清澈的大眼睛深深吸引,高原上特有的红通通的肤色透着健康与质朴。回忆起玉树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尕玛朋措目光低垂,并不时地来回搓手。
地震发生时,尕玛朋措正在操场上晨读,大地的强烈震晃差点将他掀倒在地上,他马上意识到地震了。作为班长,尕玛朋措想到班里还有十几名同学在二楼的教室没有出来,于是他毅然地冲进不停摇晃的教学楼,跑进教室组织同学们疏散。他一边呼喊着“谁也别只顾自己走,大家要一起走”,一边组织男同学把女生搀扶出教室。
和同学们来到安全的地方后,尕玛朋措听见有人喊“老师的宿舍倒了!”他和同学们又急忙跑过去,发现教学楼后面的教师宿舍已变成废墟一片。在废墟中听见老师的求救声,尕玛朋措立即把同学们分成组,找到棍子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全力以赴挖掘倒塌的废墟,从中抬出了两名老师,并找来棉被等铺在地上,将受伤的老师放到棉被上,一起等待救援人员。
两篇作文感动考官 终获保送
“说实话,清华大学是全国的学校,以前我想都没敢想过。”尕玛朋措说,他的目标本来是中央民族大学。
在文科班中,尕玛朋措的成绩虽然数一数二,但在距离高考一个多月的时候,他和同学们还没从灾难的阴影中完全走出来,这无疑不利于备考。他及时召开班会,号召同学们互相鼓励,既然从地震中死里逃生,就要用积极的心态备战高考,就要活出生命的意义。5月中旬,尕玛朋措得知清华给了玉树一个保送名额,因综合考虑平时学习成绩及地震中的优秀表现,清华最终将保送名额给了他。在此之前,在玉树地区还没有人上过清华。
后来,为保证生源质量,清华大学的专家组还专门前往青海,对尕玛朋措进行了一次考核。考题是两道作文题目,一个用藏文写《地震后的我》,一个是用汉语写《我的理想》。在作文结尾处,他写道“我将驮着天堂亲人的期望为理想奋斗,我告诉自己输在了起点上,但愿将赢在终点上。”尽管汉语不怎么熟练,但是他朴实的文字还是感动了专家组的老师。
在高考前几天,尕玛朋措终于接到了清华大学法学专业的确认保送通知。专家组的一致结论是:该生品格高尚、心态阳光;临危不惧、勇于担当;求学欲望强烈、毅力顽强;对玉树有特别强烈的感情,愿意长期扎根青海工作。
毕业后将扎根青海 报效家乡
来到清华园,尕玛朋措觉得和他原本想像的不一样。“校园太大了,感觉像个城市。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校园呢。”让他没想到的还有在校园里没见到戴着博士帽、硕士帽的学生。因为,在他的概念里,大学校园这个时候应该随处可见穿着长袍、戴着方帽的毕业生。
从来没到过大城市的尕玛朋措在采访中显得有些紧张,普通话说得不是很流利,遇到表达不清的地方还经常会脸红。他说,自己平时在家和父母都是用藏语交流,现在他希望和室友、同学多说说普通话,以便在学校里结交更多的朋友,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来到这里压力挺大的。”尕玛朋措现在有些担心自己汉语底子薄,跟不上学习进度。为此,清华大学法学院还将针对尕玛朋措汉语和学习基础不太好的特点,为他量身定制个性的学习方案,并允许他延长毕业时间。
谈到以后的打算,尕玛朋措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还没有过多的设想。他说:“自己现在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和新同学、新老师,还有新的环境相互融合。”就读法学专业,尕玛朋措十分高兴。他告诉记者,家乡的人们法律意识薄弱,遇到事情不知道维权。他决心在学校努力学习真本事,学成之后一定会再回到青海工作,报效家乡父老。“北京虽然很好,但我是代表家乡人民来的,将来我还要为了他们回去。”尕玛朋措坚定地说。
北京考试报记者 郝 娜
抗震小英雄感动考官上清华(图)
浏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