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小儿常见的疱疹性疾病之一, 由柯萨奇病毒感染所引起,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与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直接接触、飞沫传播,也可因接触感染者的粪便而受感染。 以手掌、足底及口腔内发生小水疱为特征。
多在夏秋季节流行,潜伏期 4~7 天,整个病程约 1 周,很少复发。 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 4 个月的婴儿到 30 岁的成人,但以 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这种病具有周期流行的规律,一般 2~3 年流行 1 次。病人常以中度发热起病, 可能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接着出现咽痛,婴儿表现为流涎、拒食。
检查口腔时,可发现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上有多发疱疹,水疱破后形成溃疡,疼痛异常,重症患儿还伴有发烧、流涕、咳嗽等症状。 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红色丘疹或白色小疱疹, 如米粒至绿豆大小,呈圆形、椭圆形、扁平状,周围绕以红晕,以手掌及足底为主,无明显瘙痒。 有的患儿肛门周围也可以出现类似皮疹。
手足口病无特殊治疗措施, 无并发症者 1 周左右即可痊愈,亦可自行恢复,预后良好。 一般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比如: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抗病毒口服液、 病毒唑等,也可以口服一些 B 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 B12 等。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口腔因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饭后漱口,溃疡局部可用冰硼散或西瓜霜外喷,口服核黄素。
口腔以外的溃疡可以用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若小儿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冲剂等。
护理工作对患儿预后至关重要。 要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饮食要易消化,吃一些清淡、质软、温性的饭菜,多喝温开水,多吃一些新鲜水果,禁食冰冷或 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不要给予咸食,以免引起疼痛而拒食;要让患儿有足够的休息;要保证患儿衣服清洁,避免皮疹感染。
由于本病具有传染性, 预防要做到早发现、 早治疗、早隔离。 主要是隔离病儿,加强婴幼儿卫生保健,以减少感染机会,这一点对幼托机构来讲非常重要;幼托 机构的餐具、玩具、教室等定期进行严格消毒,在处理患者用过的物品后应仔细洗手; 尽可能减少与感染者的接触;同时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在此病流行时,尽可能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平日教育孩子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遮口鼻;不要随地吐痰,妥善清理分泌物。 绿豆汤可以清热解毒,流行期间可以适当给小儿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