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日记】榜样在身旁,致敬医疗队史丽莎姐姐

浏览 8

南方医院急诊科护师 汪琴日记

在组队来到这座城市之前,也许曾经擦肩而过,也许曾经有过偶然陌生的交集。但是彼此并不相识。要说唯一的共同点,那就只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南医人。

第一次见她,是出发前在机场候机大厅,171cm的莎莎姐站在我前面,我心想:这个小姐姐可真高呀。等待登机的时间大家有些许焦虑,交谈中得知她曾是抗击非典的“小汤山”队员,内心肃然起敬。嗯,跟她的身高一样让人有安全感。原来我们南医医疗队有三个元老级别的人物呢,不怕不怕啦。到现在也没好意思讲的是,女生的第六感让我特别喜欢她。

同在一个医疗队前两天见面竟然并不多。进驻病房前的院感培训算是时间比较长的一次,为了确保大家都能做好防护,安全工作。作为“前辈”的她一个个的检查,到最后一个已经是快到凌晨一点钟。

接管武汉病区的当天再见到她是在别的队员拍的照片里。排班上并没有她的名字,但是为了了解病区情况,为后续值班的战友安排好工作。她和郭亚兵队长、李利护士长一起冲锋在了最前线,率先进入了病区。

你们以为仅仅只有这些?当然不。她还担任了整理员,搬运工,洗消工的角色。接管病区杂乱无章的储备物品及广东医疗队自备的防护物资,被她进行分类标识,定位放置。无数次搬运病区医疗垃圾,甚至于和李利护士长在完成病区治疗之余把每一间病房的窗帘都拆下来清洗。是什么样的动力让她穿着沉重的防护服默默地在我们身后付出?她说:只是为了让陆续参与病房工作的医护人员能看得清、拿得快、取用便。后续的病房值班我们并肩作战,每次上下班穿脱防护服都有她在旁监督。有她在,很有安全感。

“脱了军装,不失军魂”即使是脱下了那身“橄榄绿”,出生于军人家庭的莎莎姐仍以曾经是军人的严格标准来要求自己。曾经的“非典”,如今的“新冠”,她总是勇敢的站出来。可是,她也是别人的女儿。别人的妻子。别人的妈妈。除夕夜出征的她是不是也有不舍。想念的泪水是不是也会悄悄的流?这些我无从得知,毕竟每次见到的她都是微笑的,让我很有安全感。在抗疫一线的临时党支部会议中,看着站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的她,眼神坚定又有力量。

我想,这就是榜样。敬一丹有言:人的一生要走多少路,才能确定前行的方向。在路上要遇到多少人,才能知道与谁同行。我们的路已经在脚下,我们的榜样就在身旁,那就让我们努力地做好自己,共同成长,让这座樱花之城早日绽放出自己的独特芬芳。

(通讯员李晓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