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日记】武汉,等你好了,我们一起去吃热干面

浏览 14

今天的武汉很温暖、阳光很灿烂,樱花开得正好,我的心情也正好。时间过得飞快,恍惚间感觉到刚来武汉时那种紧张、慌乱的心情,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事一样,不知不觉,我已经来武汉46天了。

还记得来武汉的前一晚,我正在科室值夜班,突然接到通知,我从医院报名的几百人里被选中去武汉支援,当时的心情很开心、激动,更是紧张。确定行程后,第一件事:和父母亲人报备。其实已经做好心里准备了——父母会反对,可是出乎意料的是爸爸对我说的话:“女儿,爸爸很担心你、很害怕,但是,国家需要你、前线需要你,你就去吧!”当时听到这句话心里特别自豪,也很感动。自豪我有这样大爱无私的父母,感动他们一直无条件的支持我的任何决定。

曹芝梅护师

来到武汉的第一天,天空灰蒙蒙的,城市的街道空荡荡的,格外孤寂,让人感觉这座城市真的病了。看到这样的场景,让我更加坚定:自己报名来武汉是对的。到达驻地酒店时已是深夜了,休息一晚后,第二天早上就立即进行了岗前培训,培训结束的当天下午就立刻上岗了。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时,各种的憋闷、恶心、头晕不适,休息片刻缓解后就马上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直到今天,我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工作状态,也再未觉得有任何不适。此处,想给自己点个赞!

在这46天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护理了一个个病人。有治愈出院的,也有遗憾不能挽留的。我所在的病区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14楼西,还记得当初这里的第一个出院患者,292床的一个年轻大哥。有一次给他取核酸咽拭子的时候,他说:“我是这层楼最早住进来的,我希望我也能成为这里最早出院的那个。”我说:“可以的,要对自己有信心。”之后,没过两天,他真的出院了!当时心里由衷地为他感到开心。也是从这个大哥身上,让我感受到了武汉人民淳朴、友爱、善良的品质。

曹芝梅护师(左二)与同事合影

还记得当时,这位大哥隔壁床住着一位70多岁的爷爷。当时293床的爷爷病情较重,只能在床边大小便,有一次我给爷爷递尿壶,过了5分钟我过去床边看到尿壶已经空了,我问爷爷:“尿了吗?”旁边的大哥回答说:“护士,我戴手套帮你倒了,也记了尿量了。”我忙说:“大哥,不用的,您下次不用这样,这些活我们自己来,要避免交叉感染。”大哥说:“没事,我戴了手套也洗了手了,我看你们也挺辛苦的,穿那么多衣服,又是大老远过来我们武汉的,我能帮忙就帮点。”当时的我鼻子一酸,心里特别的感动。

大哥除了平时主动帮我们做些他能做的,还帮我们做翻译工作。因为爷爷是地道的武汉人,说话口音较重,作为外地人的我们,完全听不懂。每次大哥总是不用等我们求助,就主动在一旁耐心地为我们翻译。我们对他说谢谢,大哥总是笑笑说:“你们大老远从广州过来,应该是我们谢谢你们,我们武汉人真的很感动。”其实,我想说,大哥也让我们很感动,祝愿大哥在以后的生活里健康平安。在大哥的身上我看到了爱与希望。爱就是: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就在前天,293床的爷爷也治愈出院了。一切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曹芝梅护师(左二)与同事、患者合影

过完年,我刚满28岁,虽然我很渺小,但是因为来到了这里,我才可以力所能及的去帮助这些迫切需要帮助的人。因为来了武汉,才让我真正明白,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当下的生活、眼前的幸福。时间越久,我就越坚定自己当初的信念。在隔离舱内,其实做的事情很普通、很平常,但是对于这些被感染的病人来说,我们就是他们的一切。就像一位病人说的:是我们的到来,才带给他们生的希望。这句话曾经深深的撼动了我。在武汉支援的这段时间里,让我更深层次的体会到了南丁格尔精神,体会了这句:有时治愈、时常帮助、总是安慰。其实,我们一直都是在相互治愈。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目前,全国疫情高峰已经过去,但疫情还未完全结束,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我们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岗位上,不敢有丝毫懈怠。坚持,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曹芝梅护师

武汉很美,疫情终将被战胜,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了。

武汉很美,比病毒蔓延更快的是爱和希望。

“黄河西楼月,长江万里情。”待我们击退病毒时,正是春花烂漫。武汉,等你好了,我们一起去吃热干面。一起说一说昨天,笑一笑今天,看朝阳初起,月照山河。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 曹芝梅护师2020年3月23日

(通讯员:刘文琴、黎智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