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肠息肉,排便时出现2变化,有必要去切除吗?

浏览 13

身体出现肠息肉应该积极治疗,因为在息肉发展过程中健康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引发各种不良症状。因此留意到身体有肠息肉的表现,应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对症处理,局部的病灶切除,才能将疾病带来的风险降低。那么,排便过程中有哪些特殊表现,暗示有肠息肉在威胁健康呢?

1、排便习惯改变

出现了肠息肉之后身体会有不良症状,很多人在排便的过程中发现排便习惯出现改变。如果原本比较规律的排便无法保持,有时候一天多次排泄粪便,有时候很长时间都没有粪便排泄出来,这些现象产生都暗示肠道息肉在发展。

肠道息肉发展过程中会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进而出现肠道功能下降表现,在功能降低的过程中消化能力降低,粪便可能会不成形,更容易有拉肚子表现。随着肠道息肉体积增大,可能会引发肠道梗阻,排便过程难度增大,容易有便秘表现。因此原本规律的排便习惯无法保持,需要警惕肠道息肉。

2、便血

在排泄粪便时总是有便血这种情况发生,也暗示肠道息肉可能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在肠道息肉形成之后息肉可能会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体积增大,进而导致肠道粘膜受损出血。

在排泄粪便过程中粪便的挤压更容易出现粘膜受损表现,血液流失跟粪便混合,有便血表现。因此存在明显的便血应该警惕该疾病,通过及时的治疗积极改善,否则肠道息肉持续发展,血液流失得多,带来的健康隐患非常明显。

出现肠息肉需要切除吗?

很多人发现肠息肉之后不知道是否需要手术的方式来切除,其实,肠道息肉形成之后治疗的手段如何,应该根据病情的类型,息肉的性质进行判断。如果是体积非常小的息肉,没有恶化的表现,也没有引发身体不良症状,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的方式来缓解。

如果是体积较大,引发各种不良症状或有癌变趋势的肠息肉,应该马上治疗。通过手术的方式将肠息肉切除,身体受到的损伤才会减轻,防止疾病的隐患增大。

由此可见,肠息肉来袭时身体健康会受影响而引发各种不良症状,而该疾病是否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治疗,也应该综合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