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添教授:学医应以兴趣为导向

浏览 6

疫情过后医学专业受到热捧,不少学子都把学医当成自己的第一志愿,但对于踏上从医之路,又将要面临着什么?仍然是茫然若迷。

作为一位年轻的80后院领导,又是临床医生,更能深切体会这个职业的酸甜苦辣,对于即将填报志愿的莘莘学子,他会有什么建议呢?医联媒体联合百度健康推出了“名医坐镇”直播,直播的第一期,很荣幸邀请到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科带头人林浩添教授,跟我们聊了他学医的初心,讲述个人从医经历,同时也给了想报考学医的同学参考意见。

(左为林浩添教授、右为医联媒体联席总裁邹莲女士)

自小耳濡目染立志学医

为什么学医,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执念和梦想,而林浩添教授谈及学医的初衷,源自于他从小的耳濡目染,出生于“赤脚医生”家庭更深刻明白作为一名医生虽然辛苦,但是换来的却是患者由内而外的感激,“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的志向也在心里悄悄地扎了根。于是在21年前,林教授毅然决然选择了学医。

初心不改,为无数患儿家庭带来希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眼睛上做手术就像在米粒上雕花一样的精细活,林浩添教授也在各种机缘下选择了眼科。由于先天性白内障治疗难度大,孩子患上此病,对一个家庭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作为一名眼科医生,迫切希望能够攻克这一难题。幸好,在医院的支持和团队的努力下,这块“硬骨头”终于被啃下来一些了,经过反复观察和研究,团队设计研发了超微创手术技术,并成功应用于临床,给无数患儿带来光明。

带领团队投身“AI”医疗事业,疫情时期服务近3万人次患者

2013年林浩添教授带领团队置身AI医疗事业这一新兴领域,利用AI(人工智能)“医生”,帮助诊断先天性白内障、老年白内障、眼底病、高度近视等眼部疾病,诊断率达到93%,极大解放了医生,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再者,这也能帮助基层医院的医生迅速提升诊疗水平,降低漏诊率。对于AI的研发、临床验证和推广,林教授说道:“一切没有想象得那么困难,也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还组织眼科青年战疫突击队,通过互联网AI医疗服务患者近3万人次。

(林浩添教授直播截图)

对菁菁学子们寄语:不以赚钱为目的地学医

整场直播1个小时,林浩添教授不仅跟我们分享了从医之路,也解答了不少网友的提问。其中就有网友提到:“医学专业哪些前景比较好?”的问题,他认为,没必要选择目前发展快、发展好的专业,兴趣、学医的初心才是最重要的,若单纯是看准医学专业的效益和收入,这可能会跟学医的那份赤子之心背道而驰,再加上学医前期的学习周期长,也没有办法跟其他行业相比,所以也不太建议以赚钱为目地学医。

有网友总结说:学医是一场修行,需要活到老学到老,一辈子挑战自我,林浩添教授表示十分赞同,而他对于自己的从医生涯也是颇有感悟,将近20年的从医经历,林教授临床科研两手抓,在不断探索未知并提升医术的同时,尽可能地去解决和体恤病患痛苦。

(林浩添教授直播中照片)

小编说:

在与林教授的交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直播的当天上午他就做了14台手术,下午又匆忙赶过来做直播,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已经成为了日常。有人说医生是“神”,小编认为他们不是神,他们只是怀抱“救死扶伤”的初心,执着追求“仁心仁术”的普通人。

林浩添教授直播地址:救死扶伤 我的学医初心《《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