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骨质疏松多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当机体缺乏钙质时,就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甚至出现骨质增生,牙齿松动,牙齿脱落等问题。但是,不少人长时间服用药物,导致体内钙质流失,矿物质代谢发生紊乱,此时就容易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如果骨质疏松没有及时改善,往往容易导致患者骨折。那么,长期服用哪些药物,容易导致骨头变脆呢?该如何应对,才可远离骨质疏松?
长期服用哪些药物,容易导致骨头变脆呢?
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饮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药物,具有较强的消炎作用。当体内存在急性炎症时,患者出现多种不良症状,例如局部的剧痛,红肿等,此时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来治疗。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分泌炎性物质,起到消炎,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见的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都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来治疗。但是,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较多,容易导致人体骨头脆性增加,甚至出现骨质疏松症状。因此,平时需要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
2、抗凝药物
抗凝药物常用来预防静脉血栓,使用抗凝药物后,静脉部位不容易形成血栓。大部分的抗凝药物都可以用来防止血小板聚集,也称为抗血小板药物,还有部分用来抑制凝血酶的药物,叫做抗凝药。这些抗凝药物容易导致体内钙质流失,引发骨质疏松症状。经常使用抗凝药物的人,容易抑制人体对钙质的吸收,从而导致骨骼健康受到影响。
3、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常用来治疗胃部疾病,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防止胃酸分泌过多而导致胃粘膜受损,出现胃溃疡等疾病。因此,平时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需要谨慎。因为质子泵抑制剂容易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骨质疏松,甚至导致患者出现脊柱,腕骨以及髋骨骨折。
4、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服用胰岛素增敏剂之后,可以让机体细胞听从胰岛素的指挥,帮助体内多余糖类物质的代谢,从而防止血糖升高对糖尿病病情造成影响。通过研究发现,胰岛素增敏剂容易导致骨密度下降,甚至影响了骨质量,常有的副作用就是引发骨质疏松。
该如何应对,才可远离骨质疏松?
为了降低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平时使用以上四种药物时需要谨遵医嘱,切不可盲目大量使用。另外,患者可以在服药期间多补充钙质,可以适当晒晒太阳促进钙质的吸收。如此一来,就可以防止钙元素补给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