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东站赶车的人们在提高步速的同时,不忘将目光投给了一位屈腿坐在1号入口处的外国人。Victor介绍,三个月前,他从波兰出发,身上只带了500美金,计划是环游亚洲。
日前,广州东站赶车的人们在提高步速的同时,不忘将目光投给了一位屈腿坐在1号入口处的外国人。他叫Victor,自称来自波兰,想通过乞讨筹得去昆明的路费。但在附近的街坊都说他撒谎。
他说他是个背包客,3天前来到广州
咖啡色的平头和络腮胡子,一张写着“票昆明ticketforkunming”的纸皮,让戴着眼镜坐在安检口旁的Victor很容易引起旁人的注意。他自称今年25岁,是波兰人,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他说在这里乞讨是为了筹钱买火车票去昆明,那张火车票价值200元。
Victor介绍,三个月前,他从波兰出发,身上只带了500美金,计划是环游亚洲。途经乌克兰、俄罗斯、蒙古,两个月前他到达了北京。但当时身上的盘缠已所剩无几。于是开始了靠乞讨来筹集路费,“很幸运,一路都有人好心人相助。”Victor说靠着陌生人的资助,游览完北京后,他又去了南京、黄山、上海、香港,基本都是坐火车远行。
3天前,他从香港来到了广州。Victor说他并没有明确的行程规划,总是边走边计划路线。而他的下一站是昆明,他想从昆明过境去老挝,然后再去泰国、柬埔寨。
Victor说,在北京时认识了一位在广州学习中文的波兰女孩,于是萌生了来广州看看的想法。来到广州后又得到了一位好心人的资助,在附近一间房费80元/晚的小旅馆居住,他的全部行囊都放在那里。
下午5点,Victor用来乞讨的袋子里装有30元。
他们说他是个骗子,一个月前就在这乞讨
“别信他,起码在这里十几天了”,在附近工作的清洁工张大叔说,“外国人大方,都是一两百的给他,中国人嘛,一般给十块二十块,一天下来,收入估计过千。”
张大叔说,这个外国人每天都会不定时出现,偶尔会有路人停下来和他聊天,他态度很好,聊完天后,不少人都会给钱他。
“起码在这里一个月了,我10月10日休假前就在这见过他”,一位在附近执勤的民警说。
他承认撒了谎,但这里的人们很友好
面对周边群众提出的质疑,Victor坦然承认,自己在逗留时间上撒了谎,“我来了10天,但要是跟别人说我在这里逗留那么久,有的人会愤怒。”
Victor说他的确是背包客,还在一个波兰网站上记录着他的旅程。但当他把网址输入到记者的手机浏览器时,一直无法连上。Victor说大概是被屏蔽了,正如他在这里也用不了instagram(外国图片应用程序),因此没法从网络上核实他背包客身份的真实性。
南都记者提出是否能查看其护照,遭到了Victor的拒绝。当问及随手身携带的相机里是否有此前旅行的照片,Victor称因为在香港为照片做过备份,现在相机里只剩下一些在广州拍的照片。而留有照片的手机也早就在南京被盗了,如今只能靠公用电话联系家里人。
Victor说在广州这几天,每天都会出去游览这座城市,走累了再回到这里乞讨。但当记者问他去了哪些景点时,他只说出了“tower(塔)”和“park(公园)”,他说因为不懂中文,也不大了解那些景点叫什么。
问起为何不选择打工来筹集路费,Victor表示作为一个外国人,基本不可能在这里找到短工。至于这些天来,在广州乞讨筹得了多少路费,他也拒绝透露,只表示已经筹足了去昆明的路费,“这里的人们很友好”。
Victor表示,明天他将启程去昆明,只要能买到火车票。
广州东站警务室:多次劝离,但总会回来
据东站警务室的值班民警介绍,这位自称Victor的外国人在东站乞讨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民警曾多次劝离并没收他写有乞讨语句的纸皮,但他总是走开了一阵又回来。
“他没有对市民造成滋扰,不能强行驱赶他,有时还面临沟通的障碍”,面对这个来历不明的外国人,民警们也甚是无奈,只能见一次劝离一次。
最后,在南都记者准备离开时,Victor问了一句:“对于我的故事,你们相信百分之多少?”
近年来,乞讨儿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社会也通过收容、救助等措施帮助或解决乞讨儿童的问题。但是乞讨儿童在成长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却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近日,记者走上街头,“零距离”接触观察了这些乞讨儿童,并就有关现象咨询了儿童心理学家。
乞讨儿童心理问题:自卑、内向、恐惧
日前,记者在昭乌达路见到了经常在这里乞讨的小海。衣衫破烂的小海跪坐在栅栏前,旁边堆着一些行囊,记者留意到,这些所谓的行囊里除了有一个破烂的布袋子,还有半袋发硬的面包和半瓶可乐。记者上前给了他一些零钱,小海下意识地把碗举得高高的,但是面对记者的询问,小海不仅不言语,眼睛也躲躲闪闪的。问起年龄,也是一会儿伸出四个手指头,一会儿伸出五个手指头,眼神飘忽不定。据儿童心理专家分析,乞讨儿童小海表现出的是一种自卑、内向、恐慌的心理。面对他人,他又怕又自卑,同时产生了浓重的恐惧感和对人的不信任感。长期以往,在成长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扭曲的心理。
歧视留下心理创伤
近日,记者乘坐公交车途经新华广场小十字路口等红绿灯时,见到一位缠着绿色头巾的中年妇女抱着两岁左右的幼童在车水马龙之间穿梭乞讨。司机们看到有人乞讨纷纷关闭车窗,而这位妇女也不甘示弱,迅速瞄准目标,将手伸进了一辆还没有来得及关窗户的私家车里,这位司机一见乞讨的人便破口大骂地轰赶,此时记者见这名妇女怀里的孩子显然是被突如其来的喝斥给吓坏了,两眼泪汪汪的。医生说,在乞讨的生活中,孩子们长时间受歧视,会造成心理的创伤,在成长过程中留下阴影。如果不加以引导呵护,即便长大成人其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容易养成不劳而获的心理
记者在走访中还遇到一对“母子”乞讨者,这对“母子”通常都坐在立交桥上进行乞讨,当看到有行人过来时,“母亲”就迅速地把孩子推到过往行人跟前,让其跪倒行乞。许多人看到此景都会产生怜悯之心,给点财物。但这却正中了这些乞讨者的下怀,他们正是利用人们的怜悯心换取财物。对此种现象医生认为,从小进行乞讨会摧毁一个人的荣辱感和尊严感。
专家:应对乞讨儿童进行心理干预
乞讨儿童的心理健康确实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专家说。许多流浪乞讨儿童因为特殊的成长经历,精神上趋于不健康的倾向,如不诚实守信,缺乏爱心、同情心,没有廉耻感,没有法制观念等。如果不及早对流浪乞讨儿童进行心理干预,会导致这些乞讨儿童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扭曲,有的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