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还是不生?已经成为了一个困扰现代职业女性的一个经典难题。
生与不生的选择都在你手里,如果在你明了了当你选择不生育,你的身心将要面临的多种伤害之后,也许你的选择会更理性更冷静一些。
一、性冷感与身体重伤
35岁的吴启红结婚已经十年,作为大学老师,这十年来她与昵称为“哥哥”的老公利用假期,基本实践了“行万里路”的梦想。他们有一辆白色的北京吉普,夫妇俩曾轮流开着它去青藏高原采风,十年间,光用坏的相机就有三台。吴启红的名言是:“我可以践梦是因为我们两个都是‘自由人’,要是有孩子,可能终老在这湖北小城里,一步也走不出去。”“孩子是挡在你和志趣之间的一堵墙。”
刚吹熄35岁的生日蜡烛,吴启红忽然成为一名“性冷感”患者。表现为乐于迁就“哥哥”,也乐于接受亲吻抚触等前戏程序,但在关键时刻却以“我累了,我今天不舒服”为由,临阵脱逃。老公起先还以为这是撒娇的手段,过后才发觉老婆在做爱时满头冷汗,有时连下唇也咬破了,几经追问,吴启红才支吾说,很痛,感觉一点也不美妙。又说,大约半年前就开始了,无论是经期还是非经期做爱,下腹都剧痛,好像蛇咬一样的疼痛,熬都熬不住。
老公一听问题严重。吴启红小的时候曾有轻微痛经,这毛病已十年未犯,怎么现在痛得连饮红糖水,连用耳压消痛都不灵了?莫不是有严重的炎症?遂特意请假,专程送老婆去医院诊看。
两个小时后诊断结果出来了:吴启红患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正在逐步发展中,“长错了位置”的子宫内膜已侵及子宫直肠,所以造成性交疼痛。吴启红问医生可否经治疗痊愈,医生答应替她做一个小手术,将粘连的内膜与卵巢、子宫分离,以减轻疼痛与出血症状。此外,妇科医生的一个特别建议是:既然你婚姻稳定,可否考虑生一个孩子?如能妊娠,大部分轻度的子宫内膜异位能自愈。
妇科医生旁白: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理非常复杂,一般认为与激素依赖相关,至35周岁仍未生育的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比已经历一次完整孕育的女性多出1.5倍到2.5倍的可能性。此外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也会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而一次长达十个月的完整孕育,却可能使80%的中轻度子宫内膜异位自愈。很可能是妊娠期间性激素维持在低水准上,使长错了地方的子宫内膜自然萎缩、瓦解。妇科医生一般视之为“胎儿对母体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一个孩子,不失为解除疼痛的“良药”。
二、家庭稳定的重大隐患
凌舒26岁那年嫁给研究生时期的学兄曹新之后,转眼8年过去,凌舒也从一名基层信贷经理,晋升至某民营银行的副行长。凌舒本科时期的女同学们,此时孩子也大多升小学了,凌舒的先生曹新,也从一名坚定的“不生育主义者”,变成有些秃顶的好好先生。凌舒发现,他已有很久没有提“有了孩子真麻烦”的话题了,相反,他常常将妹妹的女儿团团接回家来,做一天“幸福的伯伯”。凌舒目睹先生与粉妆玉琢的团团追逐嬉闹的场景,内心深处交织着歉疚与矛盾—说歉疚,是自己在职场上争强好胜的秉性,似乎注定不能停下来,冒着失去生存位置的危险,生一个孩子,以填补先生精神上的空虚之状;说矛盾,是凌舒到现在也未想好,为了一名可能横亘在夫妇之间的“小第三者”,冒着提前衰老和身材走形的危险,在经济和精力上付出巨大的代价,是否值得。越逼近35岁,凌舒的矛盾就越甚:其一,她疑惑此时生养孩子是否太晚?孩子发生畸变或自己身材走样的可能性是否更大?其二,如果不生育,未来对自己的健康影响,是利多于弊,还是弊多于利?夫妇两人的情感基础,会否出现“审美疲劳”?自己在步入中年之后,是否容易出现不懂包容、性情乖张的倾向?凌舒觉得自己正站在十字路口,她的不同选择,将使她走上不同的岔道,经历不同的人生。
心理医生旁白:知道一点几何常识的人都知道,三角形的状态最稳定。在一个核心家庭中,丈夫、妻子和孩子这三个点的情感互动,将矛盾的萌芽消灭在初始状态中。再没有比养育一个孩子所带来的“同舟共济”的感受,更有助于婚姻的稳定了,也是夫妻安度“审美疲劳”的一个契机。
三、便秘与腥臭白带的祸首
年纪轻轻就当上银行行长的凌舒,压抑生育本能带来的后果,是在单位组织的例行妇检中查出相当多的子宫肌瘤,小的如黄豆,最大的一个已经如鸽蛋般大小。负责体检的妇科医生劝退凌舒的同事与她单独交流,问及最近有何不适,凌舒窘迫地四下观望,低声说:“白带很多,每天要换两条内裤。最近更是天天要用清爽护垫,是否与依赖护垫有关?”
妇科医生摇头,用鼓励的眼神让她说下去,凌舒更不好意思地说:“……还有,便秘得很厉害,下腹常有鼓胀感,尿频,去上厕所又尿不出多少来,好像排小便排不干净的感觉。”
妇科医生拿诊断书给她看:一个鸽蛋大小的肌瘤生长于子宫颈部,它持续不断地压迫膀胱、直肠。凌舒的便秘和尿潴留症状,就是拜它所赐;此外,黏膜下的小肌瘤坏死后,与盆腔炎症合并出现白带腥臭的迹象,要不是参加妇检,凌舒一直拿它当宫颈炎症来治,私下买了不少针对宫颈炎的成药和栓塞药来“对症下药”,却一点也不管用。
妇科医生旁白:如果一名成年女性缺乏一次完整的孕育过程,来降低持续高位的激素分泌,其罹患子宫肌瘤的可能性,在35岁~50岁之间,为25%~35%,50岁以上可高达到60%!生养一名孩子后,这种可能性在35岁至50岁之间降至15%左右,50岁以上罹患的可能性也只有25%。虽然子宫肌瘤恶变的可能性仅有5%~10%,但它所造成的阴道出血、腥臭白带、下腹压迫症状及强烈的痛经现象,却可能给女性造成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