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买买买”?其实“网购成瘾”也是病

浏览 5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见到很多过度消费导致不良后果的新闻和例子,比如学生李某因生活费有限,使用网贷购买高档手机、衣服鞋子等,高额的消费与经济来源的匮乏不匹配,长此以往导致债台高筑;大学生徐某因高额网贷,没有能力还款,最终难以承受压力,导致内心抑郁,从一酒店跳楼自杀;“双11”前一天,一男子因为发现妻子网购,一怒之下,去厨房拿了菜刀划破了几乎所有的衣服,妻子吓得报了警......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副主任任慧聪表示,随着各短视频平台及直播间的广泛应用,网购变得更为方便,加上商家打造的“双十一”、“ 618”、“ 女神节”等各种活动,喊上一些诸如“钱没了可以再挣,优惠结束可就没了”等颇具感染力的营销口号,很容易使人产生购买欲望,甚至对网购欲罢不能。

“不可否认,网购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带动了经济增长。但是,如果你对购买和消费过度关注,每天花费非常多时间用来购物,经常购买一些不太需要的或者支付不起的东西,为此带来经济明显受损、造成家庭冲突、妨碍工作等时,就该重视起来了,这很可能是‘网购成瘾’了。”任慧聪讲到。

成瘾指个体强烈地或不可自制地反复渴求滥用某种物质或进行某种活动,尽管知道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各种不良后果,但仍然无法控制。成瘾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物质成瘾,包括过度滥用处方药物、毒品、酒、烟等;另一种是行为成瘾,包括沉迷于购物、网络游戏、赌博、玩手机等。

那么网购成瘾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1.占用大量的时间用来刷手机,使我们的学习、工作时间及效率下降,同时因网购熬夜而影响健康;

2.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来买买买,导致我们的社交范围变窄,兴趣爱好减少,以至于只能反过来继续通过买买买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3.频繁购物消费大量的金钱,甚至不惜进行网络借贷,陷入自身经济或征信危机,甚至搭上性命;

4.正如文章开头,不良的购买模式和经济状况,带来生活、感情、工作等诸多方面的负性影响。

网购成瘾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呢?

所谓成瘾,在精神科其实属于习惯和冲动障碍的范畴,其机制是通过某种行为连续不断的刺激大脑神经元,使多巴胺分泌,一旦停止刺激,大脑便产生多巴胺匮乏感,会渴望再次被刺激,因而使我们总是停不住网购,购买并不是真实需要的东西。

为什么很多人会陷入这样的局面呢?大致有以下原因:

1.面对工作或学习压力大,现实生活的不顺心,受疫情带来的出行受限、健康风险等,可能会通过反复网购来消除内心的焦虑和当下的不安;

2.现实生活社交面窄,或经受着不良的人际或感情关系,不自觉去通过网购赶走孤独,寻求温暖和快乐;

3.被商家精心包装推广的“取悦自己”、“ 享受当下”等消费主义言论洗脑;

4.可能与早年经历有关,比如消费上被管得严,造成匮乏感,以至于能赚钱后,就拼命买买买来弥补早年的这种匮乏感;

5.有研究者认为成瘾者体内激素水平改变,但尚无定论。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远离“剁手”,改善“网购成瘾”呢?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用更加积极阳光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面对压力性事件,我们可以把任务进行步骤分解,逐步达成,要知道,行动起来,才是打消焦虑和获得安全感最有力的办法;

其次,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充实自己,填补内心的孤独和空虚,例如出门社交、阅读一本好书、运动、学习一门外语、参观博物馆等增长见闻的活动,因为想要改变一个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转移注意力”;

学会理性看待问题,面对纷繁的商家营销策略,注意鉴别什么是自己真正适合和需要的消费理念和观点,什么是外界灌输给我们的,避免轻易被“割韭菜”;

不虚荣,不攀比,品味比“有钱”更重要,张弛有度,适当的时候可以犒赏自己,在自身真实需求和承受范围内进行购物,学会断舍离,不为物所累,使灵魂轻松、自由!

最后,如果通过个人以上努力和家庭支持,仍无法改善局面,个人因此痛苦或产生家庭、工作生活等危害,应考虑积极寻求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师的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