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猜谜中启发孩子的智慧

浏览 6

在猜谜中启发孩子的智慧推荐到首页□莫明 《大众健康》2004年第02期1/2页12

增加孩子的文化知识和启发他们的智力有各种各样的做法。猜谜语则是经常利用的一种形式。尤其在家庭中更适合这种文化休闲活动。每当夜幕降临,面对星空,让孩子猜一猜谜语,多么具有诗情画意!如果家长带孩子在公园中游玩,面对挂满长廊的谜语,家长可和孩子共同猜一猜,既为游玩带来了雅兴,又让孩子和家长增加了知识,该是多么富有情趣!
猜谜语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称谜为“瘦辞”,“瘦”是“隐”的意思,“瘦辞”就是“隐语”,也就是现在的谜语。据典籍记载,早在战国时就有了隐语。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一部分是以物体、动作、现象为谜目,在民间流传的儿童谜,现在一般称为谜语;一部分是根据我国汉字一字多义,一字多音,以及字形等特点,进行多种变化所制成的文字谜,称为灯谜。明朝时,一些文人在农历新年和元宵节的时候,将一些文字写在灯罩上,挂在游乐场所供人们猜测。由于猜谜时,需要猜谜人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想像力,如果文化功底不厚,想像力不丰富,则猜起谜来很难,所以古人又把猜谜比喻成射老虎,把灯谜又称“灯虎”,猜谜又称为“射虎”。
谜语不但含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且有一定的行语规则。谜语是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用以启发人们猜测的语言或事物叫谜面,答案叫谜底。谜面是以隐讳模拟的手法,用简短的歌谣韵语或字词,将天文地理、人间事物、文字现象、人之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等加以描绘,活灵活现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任您苦思苦想,找出答案,以求快乐。人们一般都具有竞争和显示自己才华的愿望,如果众人一起猜谜,则具有更大的乐趣和吸引力。谜底是根据谜面提供的隐隐约约的暗示,去寻找它所指的实际事物或文字。
谜语的制作也颇有讲究。概括起来有拟人法、离合法、会意法等等。拟人法就是把所猜的事物予以人性化,让人猜猜它是什么?如“一个英雄汉,设下天罗网,整天打埋伏,专捉飞来将”(打一动物),谜底为蜘蛛。离合法用于字谜,就是将谜面分开或合并以推出谜底。如“品”(猜一计划生育用语)。谜底为“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因为“品”字分开是三个“口”字,意解为一家三口人。会意法是通过对谜面含意的分析而求得谜底。如“五四大联欢”(打一歌名)。谜底则为“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猜谜语的活动虽说在我国的古代时即已广泛地流传于民间,但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至今仍魅力不减。在各单位举办的文化活动中,在新春佳节的联欢会上,在各公园举办的大型活动中,在父母对孩子的文化教育中,猜谜属于令人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在这里,我们不妨简单举几个好说好记又较好猜的谜语,供大家选用:
一人一口一只手(打一字),谜底为“拾”;不上不下(打一字),谜底为“卡”;好得没法说(打一成语),谜底为“妙不可言”;大合唱(打一成语),谜底为“异口同声”;像又不像(打一成语),谜底为“似是而非”;单口相声(打一成语),谜底为“自言自语”;白卷(打一成语),谜底为“一纸空文”;双手赞成(打一成语),谜底为“多此一举”;目光炯炯(打一三国人名),谜底为“孔明”;正义的回答(打一中国近代人名),谜底为“严复”;庄稼人(打一中国现代作家名),谜底为“田汉”;群山起舞(打一民族英雄),谜底为“岳飞”;莫让年华付水流(打一《红楼梦》中的人物),谜底为“惜春”;百年古屋(打一中国现代作家名),谜底为“老舍”;巨轮起航(打一中国城市名),谜底为“上海”;双喜临门(打一中国城市名),谜底为“重庆”;冰河解冻(打一中国城市名),谜底为“开封”;一路平安(打一中国城市名),谜底为“旅顺”;排除险情(打一外国名),谜底为“挪威”;卡车改轿车(打一外国名),谜底为“加蓬”;像马不是马,它比马儿大,身背两座山,脚踏万里沙(打一动物),谜底为“骆驼”;从小练得本领强,穿房入户任意走,乱咬东西又盗粮(打一动物),谜底为“老鼠”。



1/2页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