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成人 父母中年空巢——叹中秋难团圆

浏览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会有更多的“三口之家”被 “中年空巢”家庭所取代。“今年中秋节,我不回家过节,为了不让爸妈看到别家团聚而难过,我给他们报了短期旅游团,让父母旅游过中秋。”大二学生肖菲(化名)说。

{page}

  “离巢”子女:母亲的“盯人”电话让我精神紧张

  今年中秋节,肖菲不打算回家,为了留在学校,她和母亲争执了很长时间。后来她给父母报了中秋旅游团。“害怕老妈太伤心,让他们在游玩山水中过节,弥补一下我不能回家过节的遗憾。”肖菲说。

  肖菲,沈阳人,辽宁师范大学大二学生。已经过去的一年异地求学生活,不仅让她学会了成长,也让她感受到了父母“中年空巢”的孤独。

  肖飞离开的这一年,母亲的情绪一直低落。“寝室同学都知道每天晚上8点,我妈的电话一定会打来,她们称这个为‘爱的呼唤’。”肖菲有些无奈。一次因为有事,肖菲错过了母亲的电话。“第二天我爸打电话给我,说昨天晚上老妈以为我出了什么事,一直在等我的电话。”肖菲的声音有些哽咽。“当时,我心里十分难过。一方面我责怪自己没有好好回报父母的爱,另一方面我又觉得母亲情感上太依赖我了。其实,我希望我不在父母身边,他们依旧可以开心地过自己的生活。”肖菲说。

  和肖菲一样,在大连工作不到半年的李爽也“深陷”母亲的电话中。“我妈给我打电话的标准第一句是‘你怎么这么长时间不给我打电话啊?’其实,距离上次电话不过一天。”李爽说完笑了。“我和我妈一唠起码半个多钟头,要不是设置了亲情号,我猜我的工资大部分都要贡献给电话费了。”

  “空巢”家长:家庭空落,我后悔让儿子去留学

  “今年中秋节,原本打算飞去美国看儿子的,但是儿子临时有事,就取消了。反正就我和老公两个人,过不过也就无所谓了。”张女士话语中充满了苦涩。

  2009年9月,张女士的儿子小杰赴美国留学。之前做了3年全职太太的张女士,在儿子留学后,生活彻底空闲下来。“儿子一走,感觉家里的热闹劲都没了,他爸白天工作,就我一个人守着个大房子,感觉心里空荡荡的。”张女士说。

  张女士用看电视打发时间。“我之前很少看连续剧,而现在我专门找特长的美剧、韩剧来看。”一人在家看电视的张女士根本就不做饭,零食当饭成了常事。“我老公说这样吃下去身体会垮的,但是一想到忙活半天做出的饭菜也是自己一个人吃,我就没了做饭的热情。”张女士说。

  因为对家庭生活的不尽心,张女士的丈夫多次和张女士发生口角。“他说我变的不可理喻,不仅不愿意收拾家务、料理家事,而且情绪还变的很坏,动不动就会朝他发脾气。”张女士承认丈夫说的是实话,但是她觉得儿子从家庭的离开并不是简单的由3个人到2个人的过程。“儿子带走的还有这个家的生气,我内心开始后悔让儿子去留学了。有时候一想儿子起码还要在美国留一年多,我就很绝望。”张女士说。

  冯先生告诉记者,他能理解张女士的心情。冯先生的女儿淼淼前年去日本读书,和女儿一周一次的联系是冯先生的大事。“我们约好每周打一次电话或是网络视频,淼淼有时候忘了,我就会忍不住地着急,直到她来了电话才安心。”

  调查:大学生眼中,“中年空巢”是普遍现象

  经过对多名大连高校大学生的随机采访,记者发现“中年空巢”现象已经十分普遍,其中以大一、大二学生的家长最为明显。这些独生子女离家时父母的年龄多在40-55岁之间,事业上稳定,之前的生活重心多数放在子女身上,其中很多母亲更是“一切围着孩子转”的全职妈妈;在子女离开家的1-2年,大部分父母都会有一定的心理变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通讯联系方面,平均2-3天,父母和子女就会通一次电话,时长在30分钟左右,而电话内容多为子女的近况。“每次我妈的电话都是一套,我今天吃什么了,上什么课了,昨天休息的好不好……弄得我寝室同学都会背,不过他们的父母也实行电话‘盯人’,所以我们全习惯了。”大一新生铭铭说。据她介绍,她们班级有二分之一的女生都会每天和父母通话或发短信。多数被采访的大学生认为独生子女政策和社会发展是造成父母“中年空巢”的主要原因。一个夏姓大三学生就认为自己家不存在“中年空巢”:“我弟弟今年刚上小学,距离他离家应该还有很长时间,到那个时候父母只能算是‘老年空巢’了。”

  专家:构建新型家庭结构,摆脱“中年空巢”危机

  大连徐医生心理工作室主任、国家心理咨询师徐相君认为“中年空巢”家庭的形成大部分源于家长的主动选择。随着生存压力的不断加大,家长希望孩子会有更好的发展,会鼓励孩子“离巢”,当“三口之家”一下变为“二人世界”,家长心理状态并不能容易地随之改变,就会产生焦虑、失落等情绪。

  其中,中年母亲面对子女的“离巢”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导致婚姻生活存在矛盾。“这个年纪的女性多面临退休或赋闲在家,身体则步入更年期阶段,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巨大变化,加上作为调解纽带的孩子不在身边,更容易遭遇婚姻危机。”徐相君说。

  另外,徐相君不建议父母每天给孩子打电话。“这样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抵触,同时又容易引发孩子的内疚心理,既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父母走出焦虑、失落的心情。”

  根据上海政法学院女性研究中心主任陈晓敏的推算,理论上,“中年空巢”期将长达25年之久,那么尽快进行调整、构建新的生活方式才是避免“中年空巢”危机的办法。徐相君认为,“中年空巢”夫妻应该尽快构建新型夫妻关系,从而更快适应“中年空巢”家庭的生活状态。同时,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培养更多兴趣爱好,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另外,针对很多不能释然子女离开的家长,徐相君建议他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多重身份,不仅作为子女的父母,同时还是别人的子女、朋友、同事,这样父母把自己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其他身份上,就很容易走出“中年空巢”危机。

  徐相君提醒那些即将步入“中年空巢”期的父母,要在子女未离开时,就调整自己的生活重心和节奏,抛开“一切围着孩子转”的观念。“为什么发达国家这样的事例相对比较少,主要就是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私人空间更多,这样孩子离开时,父母就不会体会到太大的失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