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在亲子关系中,就如同一面镜子存在着。孩子在这面镜子中渐渐形成对自己的认识,并根据母亲的回应而渐渐形成自己的各种认同和适应,最后形成自我人格。因此,这面镜子在孩子自我的逐渐养成过程中,居于关键的位置。 一次母婴观察录像 当婴儿微笑着,他的脸望向母亲,而母亲正抑郁着,表情无精打采,完全没有注意到孩子对自己的呼唤。过了一会儿,婴儿的脸开始变化,微笑消失,并渐渐转变成不苟言笑的脸。再渐渐地,婴儿的脸开始变得抑郁起来,仿佛是对母亲的抑郁的回应。
以上经典场景,被永远地记录在精神分析关于儿童发展心理的母婴研究录像中。之后,母婴互动的观察结果越来越表明,母亲与婴儿的互动中自身的情感状态,对孩子的自我塑造具有关键性作用。当代著名精神分析家福纳格,在研究中发现,婴儿甚至出生5小时后,就能与母亲有情感共鸣。孩子最基础的情感启动来自母亲。
婴儿和母亲之间的情感互动,如果经常是抑郁性的共鸣,而它又成了一种养育风格,那么婴儿之后的自我发展就会被抑郁的基调所缠绕。反之,如果母婴的互动是持续性乐观或者安全欢快的风格,婴儿之后的自我发展通常就会表现得更自主和积极。成人依恋的研究在追踪了三代人之后,确定地发现孩子的人格形成于母亲的情感相关。妈妈,我在你眼中确立我自己
记得有次在朋友家做客,他们家10个月大的小宝贝在地上爬行,追逐着玩具,突然,他的头撞在木板地上,母亲立即大喊着“宝宝”飞奔过来。此时,我注意到,宝宝已经爬起来继续追逐玩具了,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头撞了地。但由于母亲的反应,小宝贝开始感受到危险,脸上出现哭的前奏。我赶快对小宝贝的母亲喊停。当母亲刹下车后,只在瞬间,小宝宝又去玩了。母亲也很惊讶这个变化。
在这个母婴互动过程中,很明显,由于不够沉着,母亲为经调整的本能情绪被随意地释放出来,影响了孩子的体验,让孩子的感受基本多半是以为自己的行为“做错了什么”。
当代儿童心理学家斯特恩的研究表明,母婴互动过程虽然是很微观的和不显著的,但在当下发生的场景中,母亲的社会性反应对婴儿的行为是带有解释性的。母亲的社会性反应如果是错位的,她的这种解释可能会错误地覆盖掉孩子本身的体验的发生。如果这是一种长期养育风格,后果可能就是孩子在成长中逐渐曲解,并错误地建构自我的体验,产生一系列无效、有害的情感和认知的困扰。相反,如果母亲是呼应性的态度,常以赞赏的目光望向孩子,孩子的游戏行为产生的内心愉悦体验就可能确定下来,并因为获得积极的注解,而成为未来健康自我人格的一部分。用一句孩子角度的话来说,“妈妈,我在你的眼中确立我自己。”不含诱惑的深情
很多女人可能会觉得母亲责任过于重大、要求实在太高而担心自己无法胜任。我很愿意分享一位德国精神分析教授的回应:不需要太紧张和刻意,因为,作为母亲的本性已使女人获得养育的绝大部分自然经验。不同的是,对目前这些知识的了解,让我们在养育中会更多反省,更加适切地养育孩子。
温尼科特说,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不需要最好的母亲,只要足够好的母亲就可以了。这是什么意思呢?用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的视角,足够好的母亲需要具备的态度就是:“不含诱惑的深情和没有敌意的坚决。”
就是说,作为母亲能够让孩子知道,她的爱是没有条件的。例如母亲说,你只有在学校考100分,妈妈才爱你。这就是有诱惑的行为。同样,乖不乖、聪不聪明,这些和妈妈爱不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爱是因为,不管孩子如何,妈妈在天性中都会无私地爱。
但这并不意味着妈妈的爱是纵容的。“没有敌意的坚决”,就是说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应该是坚决和确定的,并且不以暴力或者诱惑的方式进行。
家庭治疗大师米纽琴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个3岁孩子不顾及场合随时随地要求妈妈给自己糖吃,哭、闹、满地打滚,直到母亲屈服。在访谈过程中,孩子又再次因为要吃糖而哭闹起来,妈妈准备屈服时,米纽琴建议暂时不要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也不要去打骂,而是陪着。这样坚持了半小时,孩子的行为自动停止下来,并且在以后也没有再出现这样的行为了。在这个过程中母亲出了一把汗,因为她要克制并且包容孩子比较原始的爱,发展出有所克制并且包容孩子行为的情感能力。
母亲是作为孩子在社会性行为中第一个对象存在的,因此她起着镜子的作用。但是否成为一面正确的镜子,是需要努力的。母亲虽然具备这样的人格潜力和责任,但如果她放任自己而不愿接受孩子的自我成长,这个任务是不容易完成的。
科胡特总结母子互动过程时说,“母亲眼中发射出的爱的光芒呼应了孩子显示自己的游戏;其他种种母亲对孩子自我价值和自我展示的快乐行为的呼应,肯定了孩子的自尊;通过逐渐地选择性地回应,帮助孩子将这些自我价值和自我展示的期望和行为,置入现实生活的发展方向中。”
(责任编辑:王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