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 《道德经》
3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老子 《道德经》
32、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 《道德经》
3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 《道德经》
34、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道德经》
3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 《道德经》
3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 《道德经》
3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 《道德经》
3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 ——老子《道德经》
39、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老子《道德经》
4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道德经》
41、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 《道德经》
4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道德经》
4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道德经》
4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道德经》
45、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 《道德经》
4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老子《道德经》
4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 《道德经》
4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4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5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5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 《道德经》
52、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老子 《道德经》
5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 《道德经》
54、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老子》
55、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56、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 《道德经》
5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
5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老子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