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遗产绽放卓越风采

浏览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就,世界遗产国际合作领域获得新进展。这些散布在华夏大地上的世界遗产,不仅成为中华文明的生动见证,也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文明进程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延续和进步的历史见证、发展和演进的重要成果,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从未间断传承的古老文明,流传下大量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遗产,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5项。其中,文化遗产37项、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世界遗产总数、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加强世遗保护,守护文明根脉。分布在神州大地上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既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人类共同的珍贵记忆。我国践行新发展理念,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始终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先后实施了长城保护工程、“平安故宫”工程、良渚古城遗址展示工程等一大批高水平的保护、管理、监测、展示项目,制订了《长城保护条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等百余部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构筑起保护世界遗产的铜墙铁壁。

  做好创新利用,助力文明传承。在保护基础上做好利用,有利于放大世界遗产的文化传承和文化教育功能,凝聚起保护世遗最广泛的人民力量。我国把世界遗产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持续开展世界遗产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亿万学生的课外活动,且通过遗产宣传、科普教育等活动,促进全社会对祖国壮丽河山的了解热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得到充分展示。我国把世遗保护与民生发展相结合,通过特许经营、利益共享、生态补偿、生活补助、适度旅游等方式,让人民群众从世遗保护与利用中获益,让世界遗产迸发出充沛的时代活力。

  促进交流互鉴,推动文明对话。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保护和传承好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我们一直秉持认同、包容、开放、协作的世界遗产文化精神,始终同世界各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道,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交流互鉴,支持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共同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7月16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市开幕,这是我国第二次承办世界遗产大会,与此同时我国还第四次担任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中非世界遗产能力建设与合作论坛,积极承担作为世界遗产大国的责任和义务,致力推动达成世界遗产均衡、可持续发展的新共识和新倡议,为世遗保护作出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