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造老旧小区,整合“边角地”“夹心地”,活化历史文化街区……当前,不少地方正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前不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为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划定底线。(8月20日 人民日报)
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3%,步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城镇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张。一些老旧的城市建筑和设施逐步自然老化,需要改造调整增强安全性;一些城市原本的功能布局、建筑设施、空间环境也不再适应居民更高的生活需求。在此背景之下,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应对城市化进程中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推动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着眼转变发展方式,科学统筹总体规划。城市更新是城市系统全面的升级,其重点任务包括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并非简单地旧楼改造、修修补补。因此,有必要着眼于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实现城市功能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要符合城市长远规划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才能防止城市更新变形走样,真正实现对城市添砖加瓦的作用。
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城市更新的目标所向,是建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这注定是一个长期的新陈代谢过程。每个城市的发展状况不同,面临的问题各异,而城市更新定制化特点明显,其复杂性要求必须因地制宜、因案施策,用“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在此过程中,需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尊重人民群众意愿,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针对每个更新片区和社区的空间特点、人文特点,以需求为出发不断创新实践。
体现地域文化特征,延续城市特色风貌。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的关键。城市更新的过程,就是结合自身的历史传承和区域文化,打造特有的城市内涵,将各种文化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在历史文化街区等怀旧空间可以空间为媒介,进行修补式更新,营造富有文化记忆和怀旧氛围的空间场景,以此培养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文化影响,发挥环境对人的长久性教育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市民文化的健康发展,推动城市文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