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涯规划与报考指南》的读后感大全

浏览 17

  《高中生生涯规划与报考指南》是一本由高中生生涯规划研究中心 编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75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中生生涯规划与报考指南》读后感(一):高水平职业规划思路展示

  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按照正常的程序继续往下进行。

  第一步:兴趣爱好的探测。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所在。工作没有动力、不开心、缺乏积极性,往往都是因为与兴趣不符。——97%厌学 低效率培养模式=半吊子人充斥各行各业

  电力。自动化。建筑。 目标很清晰,这也说明他的目标还没有丧失,还有追求,这也正是事业成功的动力所在。有动力,才会有野心。——我的病态焦虑,自卑,末日灾变感受,老妈小松鼠

  《高中生生涯规划与报考指南》读后感(二):职业规划解决的核心问题

  从多年咨询经验来看,职业规划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个人事业愿景、——特殊兴趣和一般兴趣,必须首先有愿意干的职业与行业大方向,这个霍兰德职业兴趣总结得很漂亮

  优势特长、——60%重要性,必须有这个天赋可以轻松达到胜任者水平,否则只能当欣赏者比如我是篮球迷,影迷

  专业技能、——三年低效率杂学(学得活,可是不成体系,干货有限),两年精学(名师课件视频与经典书籍辅助),反复实践把原理与技能融入血肉。我以前高估了97%心理行业混子的能力,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软实力

  成长经历、——文化土壤水平

  地域因素、——胡伟立从内地学校的老师岗位转移到渔村影视行业配乐岗位后发了大财且地位很高,最后去了加拿大。

  《高中生生涯规划与报考指南》读后感(三):97%半吊子的痛苦分析

  1、对现有的工作/学习感到乏味,不开心,没有积极性,提不起精神 2、工作/学习缺乏动力,有一定程度的倦怠倾向 3、感到上班/学习是一种痛苦,为了生存,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应付 4、现在的职业道路行不通,看不到前途,不想继续下去 5、不知道适合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感到困惑,没有“奔头” 6、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在哪里 7、感觉不太适合这份工作/学习,不知道是该换公司,换行业,还是换岗位 8、经常跳槽,但始终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9、想跳槽/转专业,却不知道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10、感觉某项工作不错,有跳槽的机会,但又犹豫不决,不知道是否真正适合自己 11、想通过改变自己性格的方式适应现在的工作/专业,结果非常痛苦 12、重复劳动,没有提升和成长,成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13、在目前岗位上工作多年,但事业发展一直徘徊不前,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14、能够胜任目前的工作,想继续现在的职业方向,却不知道怎样突破职业发展的瓶颈 15、当初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心态找的工作,却感觉一直在走弯路,不知道如何回到正轨上

  《高中生生涯规划与报考指南》读后感(四):职业规划领域的骗子和水货分析

  1)、心理咨询师。 很多人觉得心理咨询与职业规划密切相关, 但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二者有很大的差别。 我们曾经不止一次地发现, 心理咨询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都会第一时间从心理问题入手。 他们认为,心理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毫不否认,有些客户是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的, 但无论如何从心理、心态的角度去调整, 恐怕也解决不了职位切入点的问题吧?————心理治疗是情感手术,它要解决得是情感上的创伤和情结,而不是职业规划的问题。 2)、高校辅导员/大学教授。 我在以往的文章中曾经说过这样的问题。 我到中国传媒大学做了一次生涯演讲, 我私下问那些学生如何看待学校的职业规划课程, 他们说上课的都是辅导员, 从未接触过职场,连公司会设立哪些职位都不知道,只会照本宣科讲理论,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很多水课和垃圾教学质量的混子老师误人子弟,很多热门专业是因为教学质量低导致低能被市场淘汰 3)、成功学导师/培训师。这个东西害人已久,大家都知道。——那个低俗且无知的张权脑残,话语中充满市侩的味道和自己想发财不得的愤懑不平 4)、职业规划理论家。——梁文道说应用型人才培养老师学历不用那么高,可是要是多少年的老江湖比如哥伦比亚公司的新闻传播的老师是老编辑和老主播,这样的人才能教你如何面对三六九等人群去采访和避坑。 这类人讲起理论来一套一套的,口若悬河, 但落实到实际操作层面,则束手无策。 讲理论不难,难的是操作。而第一职场则在操作层面是最擅长的。——我总结了很多经验感受书籍

  《高中生生涯规划与报考指南》读后感(五):年龄优势丧失 缺乏软实力=高学历低能人的噩梦

  通过与一些30岁以上的大龄客户的接触,我越来越迫切地感觉到,假如把时光倒流几年,他们完全可以走一条更好的路,而不是像现在这样,30多岁的年龄了,却还在将就地过着委曲求全的生活。 他们一方面心里有所不甘,不愿意承认自己一辈子就这样被定型了,另一方面又迫于各种压力,总是犹犹豫豫,各种担心,缺乏足够的勇气、决心和信心来面对当下的困境,一幅典型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生活状态。 人生是一场长跑,在这场长跑中,又要经过很多的十字路口,他们组成了你人生的节点。这样的节点会有很多个,但对于你的人生起到重大影响的核心关键节点,只有屈指可数的那么几个。要想整个长跑不落败,你就要思考如何在这些核心关键节点上不犯错误。

  假如人生注定要拼一次,那不妨把时间提前一些 假如你不想过着平平淡淡、一眼就望到头的生活,还是希望小有成就,能够掌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而不是被迫谋生;假如人生注定要用尽全力拼搏一次,那么,你不妨把上车的时间提前一些。 前几天还在知乎上看到一个例子:31岁的清华计算机硕士,因为不满职业现状,觉得靠自己清华硕士的文凭可以自信满满地找一份大厂好工作。半年来通过委托同学、前同事内推以及官方社招平台投递简历,结果被阿里拒了16次,腾讯10次,美团7次,百度3次,连一次电话面试资格都没拿到。简历连续被刷36次,被虐到怀疑人生。在同龄竞争者实打实的工作经验面前,他慨叹自己的清华硕士学历变得一文不值。 我所接触过的不少大龄客户,有不少是硕士学历,甚至很多还有海归背景,但他们的职业发展并不顺利。而影响他们职业生涯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年龄,这是比学历、比专业背景更具有破坏性的一个影响因素。

  道理很简单:同等能力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为什么不招一个年龄更小、薪水更低、适应能力更强的年轻员工呢?无论是大龄海归还是大龄硕士,假如在这个年龄他们还把自己的前途希望寄托在一张文凭、但过往经历中却并没有拿得出手的工作能力作为支撑,那么,他们毕业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性价比很低,高不成低不就,适应能力差。这样的员工,往往是用人单位最不受欢迎的。 人生的这趟班车,会开往不同的目的地。有的地方是你极度向往的,有的是你不情愿抵达的。假如你想抵达你非常向往的地方,那么,你最好提前考虑清楚方向和行程,以便在下一个十字路口能够准确转弯。假如你错过了这个路口,你只能等待下一个路口,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你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你与同行队伍的差距也会越拉越大。 《资治通鉴·周纪一》中有一段话:“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没有一件事情不是产生于微小而后逐渐发展壮大的,圣贤考虑深远,所以对微小的变故能够谨慎对待并处理;一般人见识短浅,所以必定等弊端大了才设法补救。矫正细微的小错,用力小而收效大;救治严重的大害,则竭尽所能也不能成功。 职场同样如此。一个22岁的年轻人犯的错误再严重,也依然会有补救的机会,因为年龄就是他最大的资本,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去纠错。 假如一个30岁的人还在犯错误,那么,要想弥补这个错误,你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就要呈几何级增加。哪怕你是清华毕业,可能也无能为力。

  最重要的时间管理:把80%的精力放在20%最重要的事情上 大学毕业后进入咨询公司工作,刚进入公司时,公司安排了培训,讲的是时间管理。培训师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有两件事情摆在你面前,一件重要的事,一件紧急的急,你先做哪一件?结果,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紧急的事,而培训师给出的答案却是重要的事。 我们当时不能理解培训师为什么要这样选择,甚至下班以后我们几个小伙伴还商量了一番,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培训师错了。直到多年以后,我才真正理解,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先做重要的事。 我们每个人一生当中都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很多人成天忙忙碌碌,但一天下来却不知道这一天在忙些什么,有什么价值,成天都在瞎忙。因为,他忽略了两个最重要的事实: 1、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 2、根据帕累托法则,只有20%重要的事情,会决定80%的结果。 所以,基于这两点,我们应该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20%最重要的事情上,因为这些事情会对未来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值得我们为之付出80%的精力。假如你将大部分的精力浪费在80%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你会发现,你所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多,你几乎每一天都会处于忙碌的救火状态。 我们每个人都期望在职场上发展顺利,谁都不希望走弯路。 在人生前进的过程中,要解决的无非就是两个问题: 1、方向问题: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适合干什么?长远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2、方法问题:我应该怎样做?要想实现某个目标方向,我应该分几步?每一步应该干什么?先有方向,再有方法;先有选择,再有努力。 所谓选择大于努力,就是指的是首先要确定方向问题(选择),再确定方法问题(怎样努力)。这个道理显而易见、浅显易懂,但在现实中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

  像这样的案例,就属于典型的时间管理问题,没有解决好最重要的方向问题,就盲目投入大量精力去申请学校,攻读学位,天天努力工作,结果却并不如意。 假如他当初没有留学,以他的能力,选择一家有发展潜力的公司,继续担任销售岗位,完全会是不一样的结果,他完全可以发展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 每一个问题产生时,都会有一个核心关键的战略突破口(病根),对于事情的全局走向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只要找到了这个突破口,再去思考具体的战术性解决方案(药方),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很多人在遇到职场问题时,连战略突破口到底在哪里都没找到,就急着从战术上进行突破。就好比病根都没找到的情况下,就着急开药方把药吞下去。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无论遇到什么职场问题,也不管是什么原因,第一想法就是一味地去选择读研或者留学。妄图以战术上的努力来弥补(准确地讲,不是弥补,应该是掩盖)战略上的不足,这恰恰是一种在高学历人群中普遍存在的懒惰、愚蠢和决策失误。 曾经看到过一段话,深有感触:很多人一生忙忙碌碌,最终却碌碌无为,大概都是因为在最重要的事情或者事情最核心的部分上偷了懒。但事实上,因为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偷懒懈怠了,所有其他的辛苦和努力都近乎于零。

  对于年轻人来说,20-30岁这个阶段,是你们人生中最宝贵的黄金10年。

  因为年轻,你有很多选择的权利,也有选择的机会。因为年轻,你不用背负太多的家庭压力,你想去哪就去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正因为年轻,所以你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可培养潜力等等特质,在这个阶段都是最强的,用人单位也最喜欢这样的员工。即使你犯过错,他们也会对于年轻人拥有更多的包容度。年少轻狂的时代,谁没犯过错呢?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高中生生涯规划与报考指南》读后感(六):兴趣和性格被神话的错误❌

  对“兴趣倾向”的严重误读。 翻开任意一篇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文章,几乎清一色地都在第一条强调兴趣对于生涯规划发展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几乎被当成圣经一样,成为绝大部分人选择职业的行动指南和标准教条。而以严谨著称的商务印书馆也曾经出版过一本书,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该书“力图通过一系列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成才故事,展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道理。通过牛顿、毕加索、比尔·盖茨等成功人物生动的例子,教会青少年如何发展和培养兴趣,进而有所收获、最终成才。” 但是,在经过长期的生涯咨询实践之后,我们发现,兴趣绝对不能成为影响生涯发展的第一决策因素。

  为什么会有如此差距? 当兴趣没有成为工作的时候,你之所以对它爱不释手,仅仅是因为所带给你的是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满足,而这对于你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长期所处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法也对我们的兴趣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很多人没有固定的兴趣,甚至根本就没有兴趣。 比如,我们会经常在咨询中遇到一种人,会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但每种兴趣往往都是3分钟热度,这种情况,如何确定兴趣呢?其次,兴趣的形成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之上。见识得多了,比较得多了,才会知道对哪一个更感兴趣,哪一个不感兴趣。而在现实中,我们经常遇到的是只是埋头读书的“好学生”,他们除了读书,完全不知道自己感兴趣的是什么。这种情况,如何确定兴趣呢?再次,我们经常对于自己得不到或不具备的东西感兴趣。比如我们在咨询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内向的人说对销售感兴趣,因为他们觉得销售人才的口才很好,而自己又不具备,所以就因此而对销售产生兴趣。而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兴趣,根本就不具备参照性,因为这是一种典型的“伪兴趣”。正因如此,以“性格特质”作为决策选择的依据,其显然要比“兴趣倾向”更具科学性,因为性格特质则往往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稳定,并因此而产生固定的行为模式,而行为又决定结果。 但是,如果以此对具有相同性格特质的人进行模式化解读,则是步入了另外一种极端。对于“性格特质”的过分解读,也是生涯规划中的误区之一。我们毫不否认性格在生涯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但我们反对对其进行过分解读(类似的言论如“性格决定命运”),或者是模式化解读,这也是一种有失严谨的做法。 假如我们相信“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拥有相同性格特质的人是不是应该拥有相同的命运呢?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这样的。而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这种说法却缺乏最基本的常识,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都不可能复制他人的命运。 我们今年曾经接触过一个客户,这个客户曾经在全国比较知名的某职业规划机构进行了生涯咨询。咨询的过程说起来很可笑。她先是被安排做了一套性格测试题,然后程序系统自动生成了报告。咨询师就按照这份报告上的测评,给她建议了6、7个适合她的方向。但这几个方向完全都是基于理论得出的结论,她完全不知道如何在现实中去运用。而每当她有这方面的疑问时,咨询师都会给她说,你去仔细看看报告,上面写得很清楚、很详细。后来该机构还把她加进了一个群,里面都是和她相同性格特质的人,所给的生涯发展建议也都是大同小异。对于崇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咨询工作来说,这种做法显然有失偏颇。 既然“兴趣倾向”和“性格特质”都不能作为生涯决策的核心关键因素,那么,我们应该关注的到底是什么? 答案就是:优势智能(上手极快,如鱼得水,一旦精学立马会达到行活的水平)

  所谓的“一核”,指一个核心,即:优势。 “双驱”: “内在自我驱动”=“性格特质 兴趣倾向 职业理念 专业技能”构成 “外在成长驱动”=“行业定位” “企业匹配” “路径设计” “向上管理”构成,组成的生涯管理生态系统。 任何一个因素的缺位,都将导致这个系统出现问题。

  到底什么是“优势”? 盖洛普公司通过长达25年、对超过200万人进行了数据统计和调查,提出了著名的“优势理论”: 只有充分发挥一个人的优势,才有可能在工作中达到持续完美的业绩表现。 而与之相反的则是“木桶理论”。盖洛普认为,一个人的优势由才干(talent)、知识和技能组成。知识和技能可以学会,而才干则不能,因为它是受人的大脑神经思维支配的、天生就具备的一种本能的行为反应。如果你干一件事情,一是出于你的本能去做,二是违背本能、硬着头皮去做,哪一种情况更容易做出业绩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如此,盖洛普的调查还发现,与那些不能发挥优势的人相比,那些有机会每天都能做擅长之事的人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可能性要高出5倍,认为自己整体生活质量较高的可能性会高出2倍还多。而盖洛普路径的切入点也在于“发现优势”,通过因材适用的管理理念,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

  既然“兴趣倾向”和“性格特质”不能成为影响生涯方向的关键决策因素,那么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辅助验证。 虽然“优势”是核心因素,但在生涯方向决策的环节中,其也只占50%的权重,这个权重虽然足够大,但还达不到100%。这时候就需要再对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辅助验证,以求达到对优势的进一步求证和确认。只有不同层面的测评结果在内在指向上达到一致性的时候,我们才能肯定这种测评的效度。比如,对于完美型性格的人,不擅长外向型的人际关系开拓,而如果优势测评中出现了“取悦”这样的主题,我们就要考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来询者在生活中的真实表现是怎样的,到底哪一个测评才是可信的。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职业锚来确认其职业理念,以确认这种职业理念与优势特长、性格特质、兴趣倾向之间存在共性一致。通过这样的层层验证,以达到对于来询者的最准确分析和判断。 然而,即使优势、兴趣、性格、职业理念存在一致性、可以很肯定地确定方向的情况下,我们依然不能贸然选择方向。因为,此时的方向选择还依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属于纸上谈兵,下一步必定要考虑如何执行的问题。如果方向不能执行,这个方向永远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无法具备现实指导意义。

  在确定方向定位的过程中,“优势”所占的权重是50%,“兴趣倾向”、“性格特质”、“职业理念”、“专业技能”所占的权重是一样的,分别为12.5%。只有当来访者的兴趣倾向十分明显的时候,其所占的权重比例可以上升到20%,其余各项各占10%。 以上是关于生涯方向定位所要考量的全部影响要素。此时所有的生涯方向定位,全部是建立在以优势为核心的内在自我驱动因素之上,即解决“我适合干什么”的问题。但只解决这个问题,生涯规划只是完成了50%。剩下的50%,则要考虑的是外在成长驱动,即解决“我应该怎么干”的问题。这两个层面的因素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外在成长驱动”的3项因素是什么? 在“外在成长驱动”因素中,首先要考虑的是行业定位问题。 相同的职位,在不同的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会出现侧重和不同。以我们最常见的销售类岗位为例,B2B行业的销售与B2C行业的销售模式完全不同,对于销售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一样;同样是做市场岗,工业领域的市场岗与消费品领域的市场岗在公司中所处的位置也完全不一样,面临的发展空间也大相径庭。另外,从发展趋势来看,不同行业的生命周期也是不一样的,对于职业发展的影响也需要从长远考虑。这就要求我们在求职时对于国家政策能够深度解读,关注资本市场动态,关注前沿发展趋势,才能避免在行业危机到来时被淘汰出局。比如今年的制造业困境,银行业面临的困境,大量的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传统传媒业面临的困境……等等,会造成很多人失业。假如没有这种前瞻性思考,你很可能明天就会面临失业的威胁。 其次是企业匹配。 我应该怎样什么样的企业才是最合适的?在同一个产业里,从产业链的上游到下游,我应该怎样选择,才对以后的生涯发展最有利?大公司好不好?小公司好又有什么优劣?到底怎样的选择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比如,我们去年遇到一个已经在快消行业工作了10年的客户,做到的最高职场是城市经理,生涯发展遇到了瓶颈问题,不知道向上应该怎么突破。而看了他的简历之后,我们发现,他选择了一个在产业链当中比较没有价值的位置,这也直接影响了他后续的生涯发展和成长。 再次是成长路径设计。 很多人对于职业的长期发展和成长路径没有深入考虑,不知道应该是什么阶段达到什么目标,在不同的阶段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又应该怎样才能达到,这导致他们在工作中很被动,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而这种状态带来的最直观后果,就是他们无法看到自己的成长,也不知道如何成长,工作3、5年之后,回头一看,忽然发现自己这几年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这时候的职业发展就很容易步入一个危险的境地:能力与年龄的成长不匹配。而这将导致他们在以后的生涯选择当中更加被动,始终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 图片 最后是向上管理。 这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因为它在“外在成长驱动”因素中所占的权重是40%(其余各项各占20%),但却有95%的人都将其忽略了。 大家通常持有的都是“捷径观念”,指望依靠某一个因素的成功来实现整体职场的大获全胜,比如:我找准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我就成功了;或者选准一个好行业,我就成功了;或者找到一家好公司,我就成功了。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但却不完整,也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做好向上管理,即: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处理好与上司之间的关系,以最大程度获取上司的信任,在工作上获得重用,以便将来获得更大的成长和晋升空间。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都认为做人要谦和、低调,不要出风头。在职场上踏踏实实做事的人也很多,但你也看到他们的抱怨也很多,“为什么我做了那么多事,领导却都看不到呢?”如此种种,感觉自己的辛苦付出上司看不到,导致自己很郁闷,也不主动和领导沟通,郁闷久了就只有自己跳槽,以期遇到一个识相的伯乐,助其飞黄腾达。我们上个月咨询的一个客户,做事也认真踏实,各方面工作表现都不错,但就是始终无法得到更高级上司的信任。我们给他说这是属于典型的向上管理问题,并告诉了他改进的方法。他尝试着改进了一个月,说已经初见成交,部门总监对他的态度也和以前不一样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2016年专门打造“向上管理”精品课程,并且尽心尽力,让每一个参与的人学以致用,学有提升。在所有的生涯规划机构当中,能够将“向上管理”作为影响生涯发展关键因素、并占据如此高的权重的,恐怕只有我们一家了。)

  比如,忽略了对于“优势”因素的考量,你可能发现工作没有成就感;——

  《高中生生涯规划与报考指南》读后感(七):2年探索期,3年试错期,1年定位期,4年积累期

  我已经完成了定位期,对自己的优势智能,志趣,人格优势和价值取向门清,也精学两年积累了高级新手以上的能力。

  我剩下得是蓄能期,开始精学(名师课件视频和经典大部头书籍)和寻找一切机会增加实践机会,最后完成财务危机缓解

  根据我本人这么多年的生涯咨询经验,总结了在20到30岁这个人生最重要的阶段需要遵循的“2314法则”,可以有效避免浪费过多的时间。 2314法则,具体来说,指的就是将这10年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2年探索期,3年试错期,1年定位期,4年积累期。

  第一个阶段:2年探索期 如果从18岁考入大学开始算起,此时的两年探索期,应该对应的是你的大三到大四这个阶段,你的年龄应该是20-22岁。 要想在职场上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前提是你得先对自身有一个最基础的了解和认知,也就是向内挖掘。我喜欢什么?我讨厌什么?我是什么性格特质?我更擅长的是什么?我对哪些东西学起来上手更快?又有哪些东西是我感觉比较吃力的?什么样的事情才会令我产生内在驱动力?我喜欢与什么样的人接触和交往?我的交际沟通能力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水平?我的领悟和认知能力能够达到什么水平?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你得有一个最基本的答案。 有些人对于自身的能力评价完全不靠谱,认为这个工作也能干,那个工作看起来也没那么难,而一旦实际上手去干,就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 在探索期阶段,很多人依然正在读大学,他们尚没有走入社会。而进行自我探索的最好方式,就是尽可能多地参加社团、实习、实践等活动,在实践中认知自己、了解自己。 有些人通过这样的实践,发现了自己团队管理的能力,有些人发现了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短缺,有些人发现更擅长创意设计,而有些人则发现自己更擅长统筹协调,等等。 你身上所有的种种好的与不好的特质、擅长与不擅长的地方,往往都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发掘出来的。而有些人就不那么幸运了,大学4年,有些人只会死读书,有些人沉溺于游戏,有些人只知道谈情说爱,他们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既不了解自身,也无法培养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所以你会看到,有些人大学4年读完,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 有些人可能会说,我根本不需要自我探索,到时候做一个职业测试就行了。这种想法明显是一种误解。我们经常遇到一类客户,缺乏自我认知,他们在做测评的时候,各项测评的得分都很低,各项特质表现都很弱,并不突出。为什么呢?因为测评只是一个“梳理”工具,而不是“挖掘”工具。 测评的结果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根据你输入的答案,通过特定的逻辑进行梳理分析,看看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假如你输入的答案不准确、不客观,那么,它是无法给你提供正确的结果的。所以,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那些实践经历丰富的客户,在进行测评时,各项测评得分都很明显,高低之间有明显的不同,能够鲜明地反应出他身上的特质,这样的人在进行职业生涯方向定位时就很容易找到答案;而那些经历简单、对自我认知没有那么明确的人,各项测评并无突出项,只是很平淡的一种反应而已,在进行方向选择时往往也是困难重重。 所以,在大学期间尽可能多地通过实践来认知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最基本的人生探索。

  第二个阶段:3年试错期 此时的你,应该是22-25岁这个阶段。如果你参加工作,这个阶段对应的是刚步入职场的前三年。如果你读研,你可能刚刚研究生毕业,正准备步入职场阶段(两年制的研究生也只是仅有一年经验)。 大学期间没有接触职场和社会,只有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探索完成之后,人生会有两种选择:一是工作,二是读研。假如你选择去工作,而你对于职场没有充分的认知,同时也抱有很多的求职误区,这个时候走错路是很正常的。假如人生必须要通过试错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那么,不妨把时间限定在3年以内。此时,你可以通过不断换工作、甚至频繁跳槽,来了解职场,了解社会。同时,这个过程也可以视为上述探索期的一个延伸,通过试错来发现自己身上的一些特质,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等等,从而不断修正方向。 发现错误,及时止损,是这个阶段必须要牢记的8个字。 假如一个方向不合适,最快一周、最慢半年,就需要重新优化和调整方向,千万千万不要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恋战不舍。上个月遇到的一个客户,5年换了3份工作,并且全部都是业务销售方向。我们看了她的测评结果,只用了5秒钟就判定她不适合这个方向。我们问她,明明这个方向不适合你,为什么不早做决断,而是坚持了5年?而她的回答则令人难以理解。她说:我一开始是对销售这个职位抱有幻想的,一开始我就感觉不太适合,想放弃,但身边同事又劝我不要轻易放弃,于是我尝试了5年,终于证明了我自己不适合做销售。 用3年的时间去试错,有些人足够幸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而大部分的人则不是那幸运,他们花了5年甚至10年的时间不断试错,也没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通过试错的方法来寻找方向,并不是一种十分科学的方法,并且成本和代价都极其高昂。一旦你折腾了3年都还没找到方向的时候,向专业的职业规划师求助咨询,这才是最节省时间、节省精力、节省成本的问题解决方式。我们的很多客户,在试错两三年还没有找到方向时,都是通过参加第一职场网“教练式”职业规划来快速解决问题。 假如你没有选择去工作,而是读研,那么,如果你不喜欢你的本科专业,你可以通过读研的方式换一个您感兴趣的专业。但读了研之后,你是否喜欢这个硕士专业,你是否适合这个专业,毕业后是否打算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应该有一个定论了。据我所知,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不喜欢自己的硕士专业的,他们出于种种原因报考了这个专业,但最终却不喜欢或者不适合这个专业。假如你真的不喜欢这个专业,想换一个方向,那么,你期望朝着哪个方向去发展?如果你没有答案,你依然可以在读研期间继续第一阶段的探索期,通过有效的实习、实践经历,来发现和了解最真实的自己。 第三阶段:1年定位期 此时的你,已经来到了26岁的门槛上。在经历了两年探索期和三年试错期之后,假如你到这时候还没有明确自己适合干什么,那么,最好在你26岁的年纪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你接下来要前进的方向。尤其是之前的方向不太适合你、需要重新进行方向定位时,及时把方向问题明确下来,是影响你下一步成败的关键一环。在这一年中,你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包括3个方面: 1、界定求职边界。 明确自身优势,找到自身发展潜力,并进行准确的职位匹配。 你应该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到底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你到底是哪块料,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答案,而不是活在这也能干、那也能干的自欺欺人的状态里。 2、完善知识储备。 你需要清晰地知道这个职位的招聘要求是什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标准,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招聘门槛,并提前3-6个月进行充分的知识储备。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此时应该清晰地知道如何补充自身的筹码,以便具备和面试官坐下来面对面谈判的权利。在我们以往的生涯咨询中,对于客户来说,这一步所耗费的时间是最长的。我见过的最愚蠢的转行做法就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只写了一张简历,告诉别人我要转行,然后让别人给你一个机会。这样做最终的结果就是:简历投递一个月无人理会,无法接受现实,转行失败,最终不得不干回老本行,或者被迫接受其他看起来是机会、但其实是陷阱的职业。 3、目标平台优化。 即使确定了方向,也进行了充分的知识储备,也有人愿意录用你,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行业、所有的公司向你抛出的橄榄枝都是可以同等对待的。 如何更有智慧地选择offer,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你得知道什么样的舞台才更有可能让你成名成角,让你功成名就,才能给你提供更适合你的土壤、更好的成长机会以及更大的上升空间。这时候,考验的是你的行业/公司的筛选能力。 很多人方向选对了,但目标平台的优化选择能力不够,依然会限制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这是决定转行成败最关键的临门一脚。如果这一步没走对,那么,则意味着你前面所有的努力都会功亏一篑。 我记得半年前曾经咨询过一个客户,在确定方向之后,也接到了许多份offer。但在进行一一评判之后,我们建议他统统放弃,继续寻找更合适的机会。而此时客户已经投递了几百份简历,耗时将近3个月,依然没有选到心仪的公司,心里难免有些焦虑。但考虑到长远发展问题,避免为以后的发展留下陷阱,客户最终听取了我们的建议,继续寻找合适的机会。最终,两周之后,终于有一家本地独角兽企业看中了他的潜质,顺利入职,为后续的职业发展打下了一个好的开局。 顺便说一句:有少部分人会选择读博士。假如你的本科没选对、硕士也没选对,那么,读博士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考虑方向,争取对一次。假如你的本、硕、博三次方向选择都没选对,那我只能祝你以后的人生路途上能够多遇到一些好运气吧。

  第四阶段:4年蓄能期

  此时的你,已经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但到这个时候,你的任务只完成了一半,因为,选择了一个适合的方向,只是意味着你站在了正确的起点上,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能够顺利走到终点,这取决于你在前期能够积蓄起多大的能量。能量储备的多少,将直接决定了你未来到底能够走多远,有多大的后劲。 为什么要蓄能?因为接下来即将面临的是三十而立这个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假如能量不够,30岁之后,你就会慢慢垮掉。 到了这个阶段,大多数人都会面临结婚的压力,父母也会为你将来的终身大事操心。不仅如此,你还要面临结婚所带来的一系列压力,比如买房、买车、育儿、养老,等等。年龄越大,你会感觉肩膀上的责任和压力也越来越大,你的人生要承担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你不可能再像25岁之前那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要承担起这些压力,你必须要为未来的发展积蓄足够的能量,思考怎样能够不断积累自身的竞争力,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值钱。 在这个阶段,你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战略层面的布局,同样也包括战术上的勤奋,以及思维意识层面的突破。你应该知道如何通过战略与战术的配合,构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管理系统,规划一条向上发展的路径。如果这个问题不想清楚,你可能一辈子只是站在这个正确的起点上,原地踏步,永远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才能迈向更远大的未来。 在我们的生涯咨询中,在确定方向之后,我统统都要花专门的时间,为他们制定一条长远的发展路径,告诉他们如何从更长的时间线规划自己,这其中的核心关键点又是什么,应该如何做才能保证不断提升自身的净资产,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假如没有这样的思考,充其量35岁就是你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以后的路就会越走越窄。但这个问题你不能等到35岁的时候再去解决,而至少要提前5年甚至10年,这样你到了35岁的时候才会有爆发式的增长。

  不要在大势已去的时候想着从头再来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周期和规律,只有踩准鼓点,才能获取最大的收益。对于农民来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规律。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颗粒无收。如果你想投资一个新的产业,你也要知道其有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假如你想在衰退期赚一桶金,也是一件痴心妄想的事情。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25岁之前就是探索期,25岁-30岁就是积累期,30-35岁就是快速成长期,35岁之后就是爆发期,真正的职场红利,需要到35岁之后才能收获。 但我上面所规划的时间,指的是完成这件事的deadline,即最后期限。假如超过了这个期限,则意味着你将来要承担更大的损失,以及付出更多的成本才能扭转局面。 这些时间总体上又分为两种类型:负债时间和资产时间。 负债时间,指的是探索期和试错期,这段时间你只有投入,但却很少能够看到产出。而资产时间,指的是蓄能期,这段时间你能够看到自己的收获和回报。 时间管理的一个核心原则就是:尽量压缩和减少负债时间,增加资产时间。 假如你有能力对上述所规划的时间进行整体前移,那么对于你以后的发展就更加有利。比如有些人20岁就完成了探索,25岁就实现了快速成长,30岁就实现了大爆发。但现实当中的情况是,很多人在27、8甚至30多岁的年纪出去读研,出去留学,在别人已经是进入积累期甚至快速成长的阶段,他却想着如何重新开始,在本该三十而立的年龄却为如何选择方向的问题而焦虑不安。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当你已经错过人生的发展机遇并为此感到后悔时,很多人喜欢用非洲经济学家Dambisa Moyo的这句话来激励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