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吉林省博物院微视线上首播观展人数突破20万、伪满皇宫博物院官网线上观展最高日访问量超10万、长春文庙博物馆抖音直播试水……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云端”绽放,观众在“不方便”去现场看展览的日子里,通过“云”上观展“解渴”,以满足公共文化需求。(5月18日《长春日报》)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馆藏的文物、展品、故事等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有形载体。近年来,我国博物馆行业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期,在全社会掀起“博物馆热”。即便在疫情期间,博物馆虽然不能开门迎客,但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从实地走向“云端”,推出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在线展览,持续向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体验。
在线展览并不是疫情期间的新生事物,很多博物馆早就开辟了专门的网上参观通道,故宫博物院等大型知名博物馆更是摇身一变成了炙手可热的“网红”。疫情期间,博物馆抓住数字化这一“危中之机”,腾“云”驾“数”再上新空间,全国陆续推出2000余个在线展览项目,仅春节期间浏览量就超过50亿人次,向公众展现出“云端”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出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巨大进步,也为博物馆的多元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云端”博物馆具有突出优势,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观众不需要专门腾出时间,也不用长途奔波,就可以鼠标一点,轻松游览,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在参观过程中,也不用面对拥挤的人潮和嘈杂的声音,还可以突破围栏、展柜的阻隔,更加深入地欣赏文物之美,感受历史文化之壮阔,给观众带来更轻松、更舒适的参观感受。
当然,在线展览也存在不足之处,特别是有的展览内容较为单一,只是简单对线下展览的复制,对数字技术运用不足,缺少真实感和体验性。为此。博物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VR呈现、信息科技思维导入、机器人技术应用等科技运用力度,不能满足于表面化的“云”形式,深入挖掘出“云”背后的真正优势。
“云端”博物馆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普惠性公共教育方面也有不小的传播空间,推动“云端”博物馆进校园、进课堂,让青少年能够更加亲近博物馆,接受历史文化熏陶,对于创新推动现代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需要博物馆积极探索与实践,让博物馆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更充分地释放,为社会教育和文明进步贡献出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