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云游”赋彩美好新生活

浏览 13

  摘要:今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首次开展“云游非遗”线上推广活动,古老非遗在互联网上的多样“玩法”,无疑将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拓宽路径。(6月10日 《人民日报》)

  保护与传承一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大重要主题,而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提出的“文物赋彩全面小康”主题,则表明立足于新的时代,非遗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如今的非遗还需要探索其与时代的接点,挖掘传统技艺的现代适用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赋彩大众生活。

  此次的“云游非遗·影像展”作为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多个网络平台承办的重头戏,是推动非遗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的一次尝试,是实现非遗与年轻用户深入互动的一次创新。通过线上推广活动实现非遗“云游”,使之具有技术性、可及性和年轻性的特点,从而更具丰富生活、助力小康的赋彩能力。

  技术性体现了非遗工作方式的新业态。立足互联网时代,非遗除了线下传统的守护和传授方式以外,还增加了线上的保护和推广手段。利用网络技术制造非遗的数字化物质载体,使之既留存于数字空间,又具象化于大众视野,丰富展现形式。此外,利用技术手段制作影像精品,在增色人们文娱生活的同时,重塑非遗优秀文化形象,从而提升大众文化审美和文化认同。

  可及性体现了非遗时代价值的新考量。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瑰宝,非遗在当代不应再只是古老而刻板的工艺形象,望而生畏束之高阁。通过直播分享和互动参与等方式让非遗更加亲民接地气,近在身边可学可用,增强了非遗在当代的可及性和实用性,用传统技艺点亮现代生活,让生活因非遗更美好。

  年轻性体现了非遗社会生活的新定位。通过增添更具“潮感”的文化内容和呈现形式,能够进一步吸引年轻的受众群体,改变非遗局限于学术大家和古老传承人之间诘屈聱牙的印象。“云游”的非遗在打破空间感的同时,也拉近了与大众的时间距离感,以破壁的方式实现破圈的效果,制造出新生代与古文化的接点,注入新鲜的生命活力。

  作为时间淘炼出的文化宝藏,非遗既要坚守古老的传承,也要融入时代的创新。利用线上技术与时俱进,使得非遗能够“云游”寻常百姓家,转单向输出为双向互动,拥抱年轻新时代,赋彩美好新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