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圆明园正觉寺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阔别160载,马首回家,不仅成为“十二生肖铜兽”中第一个回归圆明园的兽首,还是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铜兽首的流浪之路,注定坎坷崎岖;铜兽首的回家之路,同样艰辛漫长。但只要是中国非法流失的文物,无论路途多远、时间多久,我们都不会放弃追回的努力。就在前不久,25年跨国文物追索行动画上句号,68件流失英国文物成功回国。令人遗憾的是,万众瞩目的圆明园十二兽首中仍有5件下落不明,如今马首第一个重归圆明园,或许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召唤已经回归国内的和5个下落不明的兽首,再次“唯马首是瞻”,加速迈出回家的脚步。
要点亮文物漫漫回家路,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帮助和支持。这几年,得益于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那些暂时流失海外的文物,亦能穿越时空实现“重归故里”。比如,太原天龙山石窟博物馆里,三维扫描、3D打印被用于文物保护和修复,让流失海外的天龙山石窟造像通过数字复原身首合一、复位合璧;诸多壁画流失海外的新疆克孜尔石窟,通过与数码图像技术公司合作,高精度壁画采集和还原,实现文化资源的永久性保存。
高科技让文物“活”起来,能做的绝不仅限于此。“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正在起草编制阶段,文物事业对接区域协调发展、文物与科研教育行业融合、释放文物行业发展活力等重点问题,都离不开科技的强有力支撑。就拿建设国家文物大数据库来说,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管理、研究信息化整合共享工作,完善文物部门网上政务公共服务系统,就能实现文物信息互联互通与数据资源共享共建。
当然,公众更可亲、可感的,还是走进博物馆,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丝路华光——敦煌、云冈、龙门石窟艺术联展”在洛阳博物馆展出,正是数字技术打破了空间壁垒,让三大石窟首次“聚首”。无论是拿着放大镜来端详一枚玉器的老人,还是被卢舍那大佛“亮瞎眼”的年轻人,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既是生活水平提高后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也是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一种历史敬畏。
到2020年,全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每25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除了走进博物馆、“面对面”对视,我们是否还可以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通过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的人接受文化洗礼?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当下有为,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