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家书屋是基层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全面加强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努力将书屋打造成孩子们课外学习的好去处、村民们掌握技术的好学堂,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学文化、长技能、强本领的“黄金屋”。(11月15日亳州文明网)
近年来,随着党的文化惠民政策的不断深入,各地农家书屋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农家书屋也是越建越多、越来越普及。应该说,各具特色的农家书屋在极大地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时,也逐渐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幸福家园”、农业生产的“好帮手”、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要让农家书屋“动起来”,做到“屋”尽其用。从一些地方农家书屋建设与管理的情况来看,尽管大多数地方的农家书屋实现了社区(行政村)全覆盖,但同时也注意到,有的地方农家书屋建起来之后,由于经费不足、人员不够等多方面原因,不是长期“铁将军把门”,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农家书屋并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功能与作用。农家书屋不是摆设,而是要“动起来”,做到“屋”尽其用。或者加大运行经费投入,保障农家书屋正常开放运行,或者延长开放时间、延伸服务触角,真正让农家书屋成为文化惠民的主阵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战场。
要让农家书屋“活起来”,真正服务“农家”。说到农家书屋,不少人觉得它是一个读书看报、查阅资料的地方。其实,这样认为不仅有些偏颇,也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农家书屋的功能与作用。也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在农家书屋运营管理服务的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打破农家书屋传统单一服务模式,开始让农家书屋“活起来”、功能多样化。有的地方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放学早、无人看管,存在安全等问题,将农家书屋打造成农村“四点半学校”,使其成为“留守儿童”的温馨港湾、幸福家园;有的地方在农家书屋开办培训班,定期组织专家进行科技知识讲座,使其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诸如类此,就是要让农家书屋“活起来”,真正服务“农家”。
农家书屋,是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阵地,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各地农家书屋建起来之后,不仅要用好农家书屋,更要用活农家书屋,真正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服务农村群众的“黄金屋”。